明朝敗家子_第二百五十八章:太子發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

“他錯就錯在,明顯想要體驗農夫的艱苦,底子不需破鈔這麼多工夫,坐在明倫堂裡高談闊論,隻需下田,親身去墾一塊地盤,去插一把秧,去收割一片麥子,天然也就能感同身受,卻恰好,每日拿一些底子冇有耕耘過的人,用他們的文章,來傳授兒臣所謂的‘大事理’。”

而楊廷和更加冇法瞭解。

“可他錯了啊。”朱厚照這一次,一句錯了,竟再冇有讓弘治天子大怒。

弘治天子深深的看了一眼朱厚照。

弘治天子微微皺眉,猜疑不解的問道:“傷農?害農?”

“不錯,著書之人,的確是五穀不分,可恰好,他竟大言不慚,傳授百姓如何耕耘,父皇,你說,這不是害民嗎?一個連疆場都冇見地過的人,卻令其指導刀頭舔血的兵士作戰;一個未曾養馬的人,教人養馬。疇前,倘若楊徒弟將此文章讀給兒臣聽,兒臣必定也分不清《勸農書》的吵嘴,可自兒臣在西山耕耘,方纔曉得,這耕耘的艱苦。”

朱厚照笑了,很自傲的模樣:“看來,楊徒弟不知粒粒皆辛苦五個字啊,這等辛苦,比之楊徒弟所設想的,更要辛苦十倍。楊徒弟感受過,在驕陽之下,手腳不斷的感受嗎?”

“父皇感覺難吃,可真正農耕的農戶,卻已將其,當作了豪侈。”

弘治天子臉上的肝火已經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古怪的模樣,他冇法設想,太子竟然問倒了楊詹事,更冇法設想,太子有如此自傲的時候。

他冒死的咳嗽:“兒臣從小就被人教誨,說甚麼江山社稷,農為底子,農興則百業興,農衰則百業殘落,社稷垂死。因此,楊徒弟為了讓兒臣曉得何為農耕,傳授兒臣勸農書這些文章,可兒臣跟著楊先生學了無數文章詩詞,卻還是還是不明白,這農夫耕耘,是如何回事。”

楊廷和被朱厚照詰責,不得不道:“臣自感同身受。”

“本宮耕耘時,內心還在想,農戶們不幸至此,但是朝廷,口裡說著大事理,卻那裡真正體恤過他們呢?為官之人,個個都口口聲聲的說甚麼愛民,可他們的愛民,隻在本身的詩詞文章裡罷了。又有幾人,俯身去做一些事,曉得農戶們,心中想著甚麼,心中所求的,又是甚麼?你們冇有耕耘過,以是甚麼都不曉得,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卻個個沐猴而冠,自發得本身已曉得了全天下的事理,我大明深受國恩之人,隻曉得讀文章來曉得本身的百姓,感慨幾句百姓興亡之苦,便自發得本身愛民如子了,這……是何其光榮的事啊!”

這傢夥……竟然還真跑去種地了?

弘治天子明顯比之晉惠帝要強上那麼一些些,起碼,他不會說出吃啥蒸餅,何不食肉糜。

“你設想不出!”朱厚照俄然有一種腦筋墮入了空明的感受,很痛快,疇前他一向覺得,本身冇有學問,以是彆人說啥,他不懂,隻要唯唯諾諾的的份。可現在,我朱厚照也有經驗你們的時候。

“學會了這些學問,就完整充足了。可既內心已曉得忠孝仁義,那麼如何才氣夠忠孝仁義呢?父皇,倘若兒臣當著父皇的麵,每日和父皇說,甚麼是忠,甚麼是孝,將這賢人的話,每日鸚鵡學舌,莫非兒臣這就是對父皇的忠,父皇的孝嗎?”

“這朝中很多人,也都錯在此處,做事的人少,空談的人太多,提及文章,大家點頭晃腦,引經據典,提及賢人之道,更是滾滾不斷,可甚麼是賢人之道呢,賢人之道,無外乎就是忠孝仁義罷了,兒臣學賢人,隻需曉得,要對父皇心存忠孝之心,對軍民百姓,存仁義便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