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丈夫_第一百七十六章 征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陝西這邊大旱,南邊那些產糧的處所可冇有水災,朝廷為甚麼不調糧賑災?隻是因為糧食轉運困難,用度太大,是以甘願老百姓造反也不賑災?

以他前次跟李景打交道的經向來看,此次李景必定又有大事要他幫手。

看到曹文詔的行動,曹變蛟獵奇地問道:“叔叔,阿誰李景信裡說的甚麼?你如何翻來覆去的看啊!”

看完今後,曹變蛟撓了撓頭道:“這封信全篇都是廢話,我們打的那些仗咱不比他清楚的多啊?還用他寫信奉告我們?也就最後一句說了點兒閒事兒。”

搖點頭,曹文詔接道:“李景占了陵川今後,我派人到陵川刺探過,陵川現在管理的很好,你都設想不到他是如何收稅的,統統的商家竟然是按月繳稅。你曉得稅率是多少麼?竟然是十稅一,地盤的稅率更加離譜。二十畝以下是十稅一,地盤越多,繳的稅就越多,最高的竟然是十稅三,我真不曉得他哪來這麼大的膽量定這麼高的稅。恰好就奇了怪了,那些老百姓也不造他的反。彆的,陵川人現在利用的竟然是紙鈔。他媽的,我想破腦袋也冇想明白他是如何做到的。”

彆的,濟世軍還給曹文詔供應了一支一百來人的軍隊。不過這支軍隊並非曹文詔的部下,他們的任務隻是共同曹文詔作戰,並且曹文詔還需求給這支百人隊供應兩百匹戰馬。

彆的朝廷也不是冇有賑災,這兩年朝廷多少也撥下一些賑災的糧食,但是這批糧食還冇等下來,就被朝堂上那些要臣截留了一半,到了處所,上麵的官員還會截留一部分,三截兩截,賑災的糧食到了老百姓那兒,十成能剩下兩成,就算那些官員長知己了。剩下那點賑災糧食老百姓底子吃不飽,也就是說朝廷賑災底子冇用。

曹文詔歎了口氣道:“是啊,老百姓吃不上飯了就開端造反,很淺近的事理,是小我都明白,可為甚麼會有這麼多人吃不上飯?就因為水災麼?

二十萬兩銀子,即是朝廷一成的賦稅,以平陽府以南澤州以西這塊處所換得每年二十萬兩銀子,這是絕對值得的,何況李景還承諾該該給朝廷上繳的賦稅一文很多。

曹文詔從侄子手裡接過信抖了抖說道:“李景給我寫這封信,流露的另一個含義是他想幫我們打流寇,但願我能共同他。這封信高超之處就在於,不管我同分歧意都不會跟李景傷了和藹。如果我分歧意,那就直接把信使遣歸去,如果同意,那就扣問信使,他想我如何做,信使會奉告我。”

曹變蛟想了想道:“恐怕冇有十萬也有八萬。”

這個前提,彆說曹文詔聽了動心,就算朝堂上那些大臣們聽了隻怕也會立馬承諾。並且李景並不是明目張膽地要停止盤據,而是要他共同李景把流寇趕進這片地區,然後以剿除流寇的名義停止占據。隻要李景不在這個處所扯旗造反,便不會有任何題目。

流寇跟如許的軍隊作戰焉有不輸的事理。

想了想,曹文詔拿起李景的信,細心地又看了一遍,過了一會兒又重新看了一遍。

曹文詔乃至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個百人隊是個甚麼模樣。

曹文詔搖點頭,歎了口氣道:“變蛟,我問你,你說自打我們入陝剿除流寇以來,我們毀滅的能有多少流寇?”

這封信裡並冇有提甚麼閒事兒,全篇都是恭喜他比來接連取勝,毀滅了幾家流寇之類的廢話,隻在最後提了一嘴,濟世軍現在占據的那幾個縣朝廷任命的官員還冇來,但願曹文詔能催一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