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全集)_第349章 投降?(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身後,你們要好好守城(汝等恪守)!”

本來孔有德的戰術,是圍城打援,圍著萊州,救兵來一個打一個。

這位仁兄先是老爹(毛文龍)被殺,朝廷給了個官,也不好好乾,被孔有德拉下水搞兵變,落到這般境地。而關頭時候,孔有德不負眾望,決然丟棄了這位老下級的公子,把他丟給了黃龍。

到了登州,就悔怨了,不消三個月,三天就行。

關寧鐵騎的戰役力,已經講過了,這麼多年來,能跟皇太極打幾場的,也就這支軍隊。

老帶領黃龍見到了熟行下孔有德,倒也冇客氣,上去就打,孔先生當即被打懵,部下傷亡過半,連他的親人都冇倖免(他擄掠是帶家眷的),紛繁墜海而亡。

按朱大典的設法,這是一場耐久戰,以是他籌集了三個月的糧食,籌辦在登州城過年。

更費事的是,孫巡撫是搞理科的,比較叫真兒,把城牆修得賊厚且不說,還充分操縱了地形,把登州城擴建到海邊,還專門開了個門,即便在城內支撐不住,隻要翻開此門,就能立即乘船溜號,萬無一失。

孔有德跟黃龍算是老熟人,因為黃龍曾經當過皮島總兵,還管過孔有德。

此時的山東半島,根基算孔有德主管,巡撫的事情,他根基都乾,想如何來如何來,看模樣是籌算定居了。

並且此時他的部下,已經有四五萬人,且很有戰役經曆,對於普通軍隊,綽綽不足。

但最不幸的還不是他,而是毛承祿。

被完整打怕的孔有德退回登州,在那邊,他糾集了耿仲明、李九成、毛承祿的統統兵力,總計三萬餘人恪守城池,他堅信,必然能夠守住。

第一個是壞成果:鑒於買賣賠得太大,既冇錢,也冇人了,回本都回不了,孔有德、耿仲明經太短時候的思惟鬥爭,決定去當漢奸,投奔皇太極。

換句話說,平常的城牆,也就能抗鑿子鑿,而登州的城牆,是能扛大炮的,抗擊打才氣很強。

登州,是明朝首要的軍事基地,往寧遠、錦州送糧食,多數由此地起航,以是防備極其堅毅。

一邊是國度好處、民族大義,一邊是老鄉、老同事,尚可喜毫不難堪地作出了決定――當漢奸。

戰役的過程能夠用一個詞描述――殺雞焉用牛刀。

除錦州、寧遠外,明朝在關外的首要據點,多數是海島,這些海島有重兵駐守,時不時出來打個遊擊,是後金的親信大患,此中氣力最強的守島人,叫做尚可喜。

更要命的是,厥後孫元化來了,這位兄弟是搞大炮的,以是他修城牆的時候,是按炮彈粉碎力來算。

毛承祿就不可了,被抓住後送到了都城,被人千刀萬剮。

孔有德怕的人比較少,而黃龍就屬於少數派之一,孔有德之以是投奔孫元化,就是因為黃龍太短長,在他部下太難混。

但朱大典冇有同意。

以是朱大典很擔憂,仰仗目前手中的兵力,如果要硬攻,冇準兒一年半載還打不下來。

按孔有德的設法,跑他個冷不防,這裡這幫傻人不曉得,還能頂會兒,為本身爭奪跑路時候。

當豪傑很累,當漢奸很輕鬆。

實在朱大典也這麼想,倒不是孔有德那三萬人太多,而是因為登州城太厚。

孔有德的軍隊一觸即潰,被吳三桂趕著跑了幾十裡,死了近萬人,纔算勝利逃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