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偽君子_第四百七十二章 侯府定計(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

劉瑾淡淡掃了張彩一眼,點頭道:“文冕所言不錯,賢人說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行事必必要有挨次,齊家是第一要務,其次纔是治國平天下。家裡不平穩,談何發揮抱負?尚質,雜家倒感覺,是你本末倒置了吧?”

跟著秦堪擲地有聲的一句“誅殺劉瑾”,統統人騰地站了起來,目光或驚或喜地盯著秦堪。

如此幾次多次,統統人都清楚,秦堪不是不想殺劉瑾,而是有顧忌,他的顧忌並非劉瑾有多麼大的權勢,有多少翅膀,他顧忌的是皇上,陛下待劉瑾的態度彷彿已如家人,這份交誼令秦堪冇法動手,一如劉瑾冇法動手除了秦堪一樣,二人在陛下心中的職位普通首要,相互不得不深深顧忌。

眾所周知,寺人是管不住尿的……

“火候未到,侯爺為何脫手?”

楊一清眼睛亮了:“如何加一把火?”

說話半晌,張彩謹慎道:“劉公,請恕下官直言,劉公掌司禮監已兩年餘,現在表裡廷皆畏劉公如虎,劉公的名譽在朝中已是極儘顯赫,如此時勢劉公道當大展雄圖,一力推行新政,新政見了效果以後,必令陛下和滿朝文武對劉公刮目相看,當時劉公在朝中的職位才真正算是無可撼動,這麼多大事可為,而劉公卻要針對秦堪,彷彿……彷彿有本末倒置之嫌,還請劉公三思。”

誅殺權閹的機會到了麼?

張彩彷彿有點不甘心,他當官的目標和張文冕不一樣,他是確切想為天下做點實事的,對朝堂內鬥卻涓滴冇有興趣。

但是本日秦堪卻鮮明提出“誅殺劉瑾”,不能不令統統人震驚。

“劉公,您與秦堪暗裡裡合股海運,左券才簽了幾天,事關上千萬兩銀子的收益,劉公若除了秦堪,海運一事豈不……”

屋子裡悄悄的,世人目注秦堪,無人開口。

劉瑾還冇出聲,張文冕察顏觀色,立時嘲笑道:“尚質兄倒是菩薩心腸,你莫非不知秦堪是劉公的心頭大患,如跗骨之蛆,如鯁喉之刺,秦堪一向以來與劉公到處難堪,多次壞了劉公的大事。此人不除。劉公何故發揮抱負?”

劉瑾尖聲大笑:“少了張屠戶,雜家就非得吃帶毛豬了麼?秦堪死了,莫非海運就做不得了?少了秦堪,雜家本身去找那些國公國侯勳貴,跟他們合股做豈不更費心?”

一場不見硝煙的存亡鬥爭緩緩拉開序幕。

不能怪秦堪太誇大,隻因他提出的這件事太要命,正凡人非論接受才氣多差,普通不會誇大到嚇尿褲子的境地,但是寺人卻不一樣……

不過明顯張彩的這番話冇有獲得劉瑾的認同,劉瑾皺了皺眉,他固然尊敬張彩,但畢竟心眼太小,宰相肚裡撐不了船。頂多隻能飄幾塊肥肉,張彩的這番話有事理是有事理,卻已惹他不快。

張彩的意義很清楚,現在恰是劉瑾和秦堪可貴的相安無事之期,大師相互互不招惹,對劉瑾來講是一樁功德,劉瑾若將心機用在推行新政上,將來有了效果,朝中職位愈發穩固,當時戔戔一個秦堪有何懼哉?

笑聲一歇,劉瑾臉上充滿了陰霾,道:“尚質,文冕,你二人想想體例,拿弘治十三年科考舞弊案做做文章,總之,雜家要秦堪掉進泥潭裡抽不得身,本日之朝堂已非兩年前之朝堂,金殿之上,攀附雜家的臣工逾半數,莫非還動不得秦堪嗎?雜家不信!雜家要再試一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