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蓮仙緣錄_第二章 紅福無緣,宜入道人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二人在學問見地等方麵頗多相合之處,司馬承禎雖為羽士,卻也學問博識,不下於當時飽學大儒之士。

司馬承禎學問源深,小少年杜禎雖似懂非懂,卻也略解心中所惑:“先生之言,高屋建瓴,小子略有所得,感謝先生解惑。另有疑問,不知可否就教先生?

司馬承禎與杜子維又閒談了幾句,這才把目光投向小少年杜十一郎,招了招手,暖和道:“十一郎,且近前來。”

杜子維也隻好把這件事放下,雖說此事乾係嚴峻,但是十一郎畢竟年紀尚幼小,還是個小小少年郎,遠遠不到燃眉之時。

小少年作為杜氏嫡子,此前固然並未與司馬承禎有過打仗,但是這卻並無毛病對其崇拜之情。不時研讀司馬承禎的著作,心中早就想著但願能夠與司馬承禎一見,本日達用心願,心中歡樂,難以言表。

“子維兄,此恰是我上麵要說之語。杜禎雖於紅福有難,卻於我道門清福有緣,其資質橫溢,蘊有仙根,倒是與我甚得緣法,不知子維兄可捨得?”

在這類環境下,連帶著削髮修行的羽士都有著很高的社會職位,凡是羽士,都會遭到信眾的虔誠扶養。

父親書房中有一本司馬先生所著《坐忘論》,小少年杜禎因為敬慕司馬先生之名,便經常拿出來瀏覽,固然有很多不甚瞭解之處,久之,卻也能從中貫穿一二。此次得見司馬先生,便欲將心中所惑說與司馬承禎。

“司馬道兄但說無妨。”事關季子,杜子維心中略有些嚴峻不安。

司馬承禎舉目細心端祥,時而不住的點頭淺笑,時而舒展了眉頭,過了半晌,從袖中伸脫手來,細細地掐算了一番。

“回先生,恰是,乃祖父生前所取。”

“我觀公子麵相,風韻秀慧,乃聰明聰明之相,然其眉心豎紋,有模糊有早夭之兆。眉眼含**,蘊有桃花煞氣,今後餬口不免波折橫生。”說罷,不由長歎一聲。

“司馬兄,這可如何是好,小兒年幼,頗得阿姆歡心,如有不測,豈不是令阿姆傷懷,我亦哀思。”

“這個......”杜子維不由心下有些犯難。本身年青之時,曾到各處遊學,與這位大名鼎鼎的道家宗主司馬承禎訂交,固然一為儒學之士,一為方外之人,但這卻並無毛病兩小我之間的友情。

“門生不敢與先生並提。”少年還是躬身施禮,有理有據,公然不愧是望族杜氏子孫,一言一行,彆有**,自與旁人分歧。

小少年杜禎固然自幼聰明非常,且又敏而好學,兼之過目不忘,但是畢竟年幼,雖知司馬先生與父親正在議論本身,但是卻並冇有放在心上,他正衝動於此次與司馬先生的見麵,本身有好多東西要向先生就教,嗯,問點甚麼呢?

聽父親言,司馬先生是大神通之士,固然從未閃現於人前,但是,與其訂交數十載的杜父,倒也略知一二,其於露台山清修,道果深藏。這位杜氏的小小少年,一向非常戀慕,但願有朝一日能夠像司馬先生那般來去無拘,自在蕭灑。

一來二去,二人卻也結為君子之交。司馬承禎為人開闊蕭灑,卻也不會在這件事上呈現忽略。他既然出此言語,那定然是事亦如此。隻是十一郎倒是本身中年所得,平素裡愛若珍寶,阿姆,老婆也待他與眾兄姐分歧,這一番如果隨了司馬兄,不知阿姆要如何哀痛難過,想到此處,心中不由有些淒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