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蓮仙緣錄_第六十三章 萬物有靈,清淨之道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老羽士許信友笑道:“人間萬物莫不是秉陰陽而生,皆有靈性。人有,樹有,花有,便是我們此時所飲之茶亦有。有靈性便可得道。大道無所不在,無處不在,就像莊子所說,道在瓦礫裡,在屎溺裡,人間萬物皆是道的顯化。萬物皆為道所化生,自是皆有得成道果之能夠。”

三醉嶽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但感覺體內真氣不由自主的遵循固有的軌跡運轉起來,無有滯礙,昔日晦澀難通之處不知不覺消逝無蹤,便是本身的神識之力都活潑了很多。

“墨道兄所言極是,以是我道門前輩常常金丹得成以後,便化名遊曆塵凡,進一步淬鍊心性。前輩祖師手劄中對於這一點重之又重,多次提及。”

一旁服侍的兩個小孺子都是這三清宮觀主周崇玄的弟子,雖說方纔打仗性命雙修之玄門丹道不久,但是畢竟也是入了門。此時小亭中突然一變,二人便有所發覺。

一旁梅姓老者笑道:“祖上也曾出過玄門修士,厥後後輩冇有修煉資質。便斷了傳承。也曾從先祖遺作看過關於仙道的描述,覺得有誇大成分,不想本日卻在這三清宮以內一見,公然比先祖手劄說述更來得玄奇。”

言罷,看著竹林間玩耍的幾個孩童,感喟道:“報酬萬靈之長,不過思慮最重,為貪嗔癡愛所惑,反而不如草木生靈來得純粹,一朝開啟靈智,便一心向道。

本來在清風當中舒捲自如,變幻不定的雲朵此時翻翻滾滾,不時的變幻著各種百般的形狀。彷彿被一種無形的外力說牽引著,終究這朵白雲緩緩變幻著一向翎羽烏黑的仙鶴。

‘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

碧桃佯裝驚呼道:“丹朱,這不會是你的兄弟吧?”

三小我圍坐在石桌前談玄論法,非常投機。世人都是心性超卓之輩,墨非和老羽士許信友又都是玄門中道基大成之人,不自發中,本身性靈以內,一點圓覺靈光緩緩散逸出來,小亭以內頓時一變,彷彿清淨道場,極樂之鄉。

八角小亭以內,老羽士許信友和梅姓老者都聽到空中有鶴鳴之音傳來,昂首向竹林中望去,正都雅到一隻烏黑的丹頂鶴飄但是下。

我記得我道家呂純陽祖師曾過嶽陽城南一古廟,題詩一首:

便是以呂祖這等前輩大能之人,三過嶽陽,成心點化凡俗,可惜世報酬萬丈塵凡所迷,不識真仙。隻要那千大哥柳向道之心甚虔,識得呂祖真身,終究脫得草木之身,隨呂祖飛昇上界。為我玄門中一時嘉話。”

跟著碧桃法訣的完成,竹林上空一朵悠然漂泊著的白雲悄悄地產生了竄改。

墨非聞聽,倒是笑道:“草木精靈,化出靈性,雖能一心向道,幾無雜慮,然俗話說,剛則易斷,因為其心機過於純真,仿若白紙,反而不易體味貫穿道之三昧,道在山林,道更活著俗塵凡。道家前輩言,大隱居於鬨市,小模糊於山林,未曾不是此中原因。真仙畢竟是由人而來,不體味塵凡萬丈,不在塵凡間行走一遭,貫穿人間各種,畢竟難成道果。

以是,山林苦修千載之草木不如大家間一朝頓悟。”

當然這類竄改非常的隱蔽,若不是墨非對於六合法例有著極其深切的研討和貫穿,也定然不會發覺。便是碧桃本身都不曉得本身一個小小的印訣會激發這些纖細的連鎖反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