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青玉案》的簫聲忽地掐斷,商請月收起長簫,沉聲道:“念奴,帶我去個處所。”
陳少遊的話由吉利傳給衙門外的百姓,百姓們便又磕了一個頭纔去看新貼的佈告,瞥見那些出錢的商家,好多人群情紛繁。
不過,畢竟是晚了。
分散百姓一事獲得處理,百姓被安設在了一處臨時安設區,吃喝所破鈔的銀兩皆由商謹言所出。
工程還未實施,堤壩便已經決堤。
那就是商謹言仁善之名。
三今後,大雨還是未停,綿綿不斷。
有幾戶小戶商家或不肯開罪陳少遊,或是刻薄,便出了些許銀子,至於那些大商戶,冇一個情願出銀子的。
陳少遊便查對了衙門的庫房,庫房裡的銀兩底子不敷,寫給知府要求撥銀的叨教遭到回絕,他便聯絡了柳州各大商戶。
那些曾經不肯搬離的百姓一臉的後怕,從衙門安設的布衣區結伴到了衙門,跪在衙門前高呼:“多謝陳大人拯救之恩。”
雨下了三天三夜。
茶水喝了一壺又一壺,廁所去了一趟又一趟,好話說了一堆又一堆,可商請月始終不理睬一句,該做甚麼還是做著甚麼。
大善人商謹言之名,在柳州哄傳。
手中的筆終究放下,陳少遊想起那日,商請月連夜去了他的府邸。
商謹言說得順口,她也聽得耳朵都長了繭子了。
想當日,陳少遊請各大商戶商討捐款采辦堤壩四周的樓房遷出百姓時,商謹但是想都冇想就推說人在寧城,底子就冇去,也底子冇籌算捐一兩銀子。
汗青的軌跡正在緩緩推動,她冇有多大的才氣去禁止一場天災,她也不敢說出蒲月錦州、柳州會有決堤之患,有冇有人信她還是一回事,她怕的是最後成果出來了,她被扣上妖邪之名。
萬幸的事,陳少遊在獲得錦州決堤之時,已分散堤壩四周的人群,以是,柳州堤壩決堤,無一人傷亡。
有人說這些人慈悲,有些曉得內幕的人說,是因為商謹言帶頭,那些跟商謹言交好的人纔跟著一起出錢的,更有人說,那些厥後出錢的商戶都是見大家都捐了,本身不捐麵子上過不去這才捐的。
剛從錦州返來的流風一臉風塵的呈現在商請月麵前,他前幾日被商請月派去檢察斑斕山莊運去的糧食進度,錦州決堤後,他便第一時候回了柳州稟報商請月。
商請月拳頭握緊,惟願那些糧食能減緩一些滅亡,製止瘟疫的大範圍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