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到來的第二批次戰役職員就以第一批次的火伴為基準,向四周持續擴大網格狀的防備陣地,將陣地向著昭陽基地的方向持續推動了一步。
畢竟第3、4、五大隊的成員們顛末一早晨的艱苦奮戰,身份卡上都記錄下了數量可觀的喪屍晶核作為戰績,隻等幫助部將疆場清理結束,豐富的戰利品就會下發到小我的身份卡上。
此中尤以第1、2、六大隊的成員們最為主動主動地報名插手對外作戰行動,因為這三個大隊輪守時並冇有遭受與喪屍的戰役,固然守城的任務是輕鬆完成了,但是與其他三個大隊的成員比擬,還是會感覺差了一截。
有個基地內情願參與外出任務救濟昭陽基地的倖存者很多,勝利的守城經曆給了他們充足的自傲,讓成員們熟諳到,即便是喪屍潮,也不是不成克服的。
以後有個基地前來參戰的作戰隊員不竭增加,因而本來連接在一起的防備陣地逐步分裂成五個相互之間間隔不遠、守望互助的網格狀防備陣地,位於網格中間的成員不竭輪換著到最核心戰役地區,輪番對戰圍攏上來的喪屍。
很快,有個基地第一批援助隊員藉助探照燈的燈光已經看到了昭陽基地外集合的喪屍,一些本來就處在喪屍群核心的喪屍聽到動靜後,竄改之前一心想著往昭陽基地內擠的體例,回身嗷嗷叫著向有個基地的戰隊而來。
在從有個基地前去昭陽基地的路上,作戰隊員走在外側,幫助部和後勤部的成員節製著小推車運送物質走在中間,排成有序的行列向著昭陽基地前行,另有專門的成員賣力舉著高功率的探照燈將步隊四周的環境照亮,警戒隨時都有能夠發作的戰役。
第一批的作戰隊員在和喪屍遭受戰後,並冇有急著向前推動,而是將戰線橫向拉長,縱向也構建起充足的深度,就像一顆釘子釘進豐富的牆壁中,將牆壁翻開了一條裂縫。
如許一比較,第1、2、六大隊的成員那裡還能坐得住,得知能夠誌願插手清理喪屍的戰役後,紛繁主動要求插手。最後,除了方纔下疆場,筋疲力儘還未規複的第五大隊成員,其他大隊都有成員配置完整的設備,分批分開了有個基地。
兵士們以伍為單位,同一個伍的成員背靠背相互共同,相互幫忙,有人賣力遠間隔進犯,有人賣力近戰,有人賣力防備,有人賣力幫助,合作明白,共同諳練,伍與伍之間有必然的間隔間隔,共同構建起了網格狀的防備陣地,包管交叉火力的密度,使得聞訊而來的喪屍連他們的衣角都摸不到。
戰役一觸即發!
除了喪屍的嘶吼聲,有個基地批示官下達號令的聲音,全部疆場幾近冇有其彆人類收回喧鬨的聲音,已經越來越熟諳季世戰役形式的成員們默契地在下級的批示下相互共同,共同對敵,將被這邊的動靜吸引來的喪屍逐批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