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風雲_第七十六章融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且住,且住!大師且聽我一言!”那台上細弱男人伸開雙臂大聲喊道,他嗓門本大,又站在高台之上,世人聞聲垂垂安靜了下來,都將目光堆積到他身上。

“稟告相公,水寨中有大船十條,劃子三十。下官回濟州時已經命令楊鍛練使與李副將籌辦行裝,三今後便可到達濟州。至於其他船隻,那隻要四周釘拿了,隻是時候有些嚴峻!”

“稟告陳軍主,末將麾下兒郎多數是招安的水寇,對於舟船倒也還熟稔!”周平沉聲答道。

那曾常聽到這裡,早已嚇得魂飛魄散,待要開口要求,早被旁人用木楔塞入口中,用力一撐,隻聽到嗚嗚的聲音,也不曉得他說些甚麼。那細弱男人冷哼了一聲,拿起裝滿了熔化黃金的鐵鍋稍一傾斜,隻見通紅的金液便沿著鍋沿傾瀉而下,倒入曾常的口中。場中頓時傳來一陣蛋白質被燒焦特有的臭味,那曾常的身材急劇的抽搐著,卻冇法擺脫按在他肩膀上的兩隻鐵鉗般的大手。半晌以後嗎,那廝頭一歪,便癱軟在地。RS

“各位父老,這些都是從狗官家中搜出的財物,能夠擺上來的連非常之一都不到,你們說這些狗官該不該死!”那男人指著台上那十幾名官員大聲罵道。

“這些狗官既然那麼喜好錢,那好,我們就給他們錢!來人!”那細弱男人大聲道。跟著他的聲音,幾名精乾男人挑著一隻大火爐到了高台上,那爐子燒的極旺,高漲的火星四濺,逼得台前幾個圍觀的百姓本能的伸手遮擋。世人的目光一下子都堆積到這火爐上,也不曉得那人打了甚麼主張。

“相公所言甚是!”周平應了一聲,心中卻多有不覺得然,那些被殺的官吏估計平時也不是甚麼好東西,現在被方臘所殺也是得了報應,隻不過這個時候點實在是太剛巧了,但願能儘快安定江南,不要擔擱了征遼大業。

但宣和二年十仲春底的杭州城倒是彆的一番氣象,昔日繁華的武林門外、西子湖旁早已冇有了“釣叟蓮娃”,更不要說“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的豪客。除了門路兩旁四周遺落的屍首以外,便是成群結隊頭裹帛巾手持刀槍的摩尼教徒,儘是蕭索氣象。

台下世人振臂高呼,很多人乃至因為對處刑的編製定見分歧而辯論起來,乃至攘臂互毆起來,一時候場下竟然亂了起來。

“隻殺其一人如何能夠,當將其一族儘數殺了方解恨!”

“冇有!”圍觀的百姓齊聲應和道,宋徽宗趙佶自崇寧元年(1102)開端,置造作局於姑蘇、杭州,製造宮廷所用珍巧器物,網羅東南各地奇花異石、名木佳果,由水陸運送京師,這便是花石綱。造作局的官員差役隻要看中了某家中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如果那家不出錢自贖,就得出錢將其運往東京,破牆拆屋、傾家蕩產也在所不計。能夠說那道君天子艮嶽(宋徽宗的私家花圃)一石一木,無不沾滿了數十乃至數百江南百姓的血淚。江南百姓不管貧富,為之停業傾家者不計其數,天然對於這些吸食民脂民膏自肥的蛀蟲恨之入骨。

而杭州製置使府衙門前倒是彆的一番氣象,昔日衙門門前的衙役和弓手早已冇了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結隊頭裹帛巾的百姓。在衙門前有一具用毛竹臨時搭乘的高台,高台上跪著十多個衣衫襤褸的男人,從他們身上的袍服來看,他們不久前還是朝廷的官吏。一名身材高大,手足粗大的男人站在高台上正對台下擠得摩肩擦踵的百姓大聲喊道:“俗話說官家為父老,百姓為後輩。豈有後輩長年辛苦才得來一點資財,父老便儘數篡奪華侈一空的事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