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蘭辭_第194章 相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既已定了親,便是半個李家婦,逢年過節都少不了對婆家的貢獻。撤除臘八粥、臘肉、臘八豆腐、臘八蒜等固有的臘八樣兒,沐蘭還給李家的人分外備了禮。

自盤算了親,李滄往國公府跑得非常勤奮。不是聽了李夫人的叮嚀來送節禮,便是自家買些奇怪的東西來貢獻安老太君。

沐蘭懶得換衣裳,隻從李滄送給她的金飾裡頭撿出兩樣插戴了,便披上棉氅往前頭來。

賭坊間則是悲多喜少,那些花了重金押注沐蘭嫁不出去的,賠得血本無歸,隻要極少數人賺了個盆滿缽滿。

因這是沐蘭同安老太君相認後過的頭一個團聚年,紅玉下定決計要將這個年過得熱熱烈鬨的,剛一進臘月便籌辦起來。

如此沸沸揚揚地鬨了好些日子,才垂垂消停下來。

收了人家的禮,老是要回的。她女紅不精,做不來龐大的東西,便繡一方帕子,縫個荷包,打個結實甚麼的,叫紅玉替她轉交了。雖同他有了婚約,仍舊生不出旖旎的心機,繡的圖案也同“情”字沾不上邊兒。

她於這方麵冇甚麼才調,自個兒是無能為力的。隻要等“聖三公子”部下的人調試改進以後,製得精準的羅盤,再考慮出海的事情了。

“你去尋了陸管家,問他要一身潔淨的衣裳來。”沐蘭扭頭叮嚀丹祿道。

有那耳目通達的功德者,將李滄在國公府門外長跪不起的事情扒了出來,兩下裡一聯絡,不難猜出這門婚事乃是李家上趕子求得的。有讚他情深的,有啐他輕浮的,有說他妄圖國公府家財,打鬥一事底子就是成心為之。

說是貢獻安老太君,每一回都要多備一份兒禮。不說是給誰的,也不藏著掖著,就那樣大風雅方地送到安老太君跟前。甚麼胭脂,釵環,泥雕,花草,儘是些小女人喜好的玩意兒,安老太君看了哪兒另有不明白的?轉頭就叫人送到鬱汀閣去。

說到李夫人,想起那匣子東西來,從速捧了出來,“這是家母叫我帶給你的。”

因著國公府施放的臘八粥用料足,熬得火候也足,又香又稠,不似彆家那樣清湯寡水,前來領粥的人絡繹不斷,分粥的下人忙得腳不沾地。作為國公府的少主子,沐蘭也戴上帷帽,出去幫著分了一陣子粥。

……

李夫人也對這個事事全麵的準兒媳非常對勁,又撿了幾樣赤金的金飾,湊成一整套,叫李滄連著節禮一道送過來。

“好。”李滄忙不迭地點頭,“家父忙於朝務,家母正為過年做籌辦……”

沐蘭見狀趕快提示他道:“茶!”

疇昔每年臘八,國公府都要施粥。安老太君返來以後,因循了這一傳統,臘八這日叫人在國公府門外支起幾口大鍋,不管是誰,隻要來了,都能討一碗臘八粥去喝。

分完粥回到鬱汀閣,菩月便過來傳話,說李滄來了,叫她清算清算見人去。

李滄一愣,回過神來,才發覺自個兒濕了半幅衣衿。手忙腳亂地放下茶盞,又摸了帕子來擦。

李滄端端方正地坐在小花廳裡,手裡捧著茶盞卻偶然喝茶,眼睛緊緊地盯著門口。聽到門彆傳來人聲,下認識地挺直了後背,屏息凝神地等候著。

李滄難堪不已,漲紅了臉道:“我一時走神,叫你見笑了。”

對沐蘭也是批駁不一,有說解家女人奸計得逞,逼得李家不得不娶的;也有說解家女人定然貌美非常,不然李滄也不會揹負罵名長跪求娶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