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蟬那把劍_第四十四章 秋雨中再赴中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行千餘人緩緩進入城門,徐北遊感慨萬千,分歧於前次從側門入城,此次從正門而入,才氣真真正正體味到中都城的宏偉壯闊,隻是張無病特地讓人開了正門,又是甚麼意義?是為了大要靠近,還是為了向他請願?

老將的視野重重雨幕,望向驛路絕頂,在那兒有一座模糊可見的巍峨雄城,與山齊高,魏巍乎如壁立千仞,人立其下,纖細如螻蟻。

這就是中都的正門。

除了沙沙的雨聲以外,就隻要甲冑碰撞聲和馬蹄聲。

有人曾笑言稱,中都城算是最為品級清楚的一座城了,權勢最大的人必定會站在最高處。

未幾時後,從劍匣中取出一身錦衣華服換好的徐北遊走進了左軍都督府。

過了崇龍觀,又走了約莫半柱香的工夫後,徐北遊進入中都的最內城,已經能夠看到最高處的行宮。

蜿蜒騎隊在雨幕中緩緩而行,鄰近城下時,一名馬隊離開步隊,朝中都奔馳而去。

在一片淒風苦雨中,徐北遊一行人沿著城內骨乾門路緩緩向上而行,途中從西北暗衛府的大門前顛末,隻見暗衛府大門緊閉,隻要兩尊石獅鵠立在風雨中,顯得有些苦楚冷僻。

文慈以手中馬鞭遙遙指向中都,笑問道:“徐公子,如何?”

千餘名披著玄黑甲冑的西北騎軍冒著風雨行在驛路上,任由雨水沿著甲冑紋絡緩緩流下,涓滴不為所動,劍戟森森,沉默肅殺。

大齊夙來崇尚玄黑之色,其次是赤、金、白、青四色,四色並無明白高低之分,隻是利用人群分歧。

都督府、三司衙門、行宮僅僅是一牆之隔,此中行宮居中,彆的兩座顯赫府邸一左一右,三者占有了中都的最高處,彷彿是一君一臣一將俯瞰西北。

徐北遊俄然對文慈說道:“文都統,徐北遊此番行來,渾身風塵,若冒然登門拜見張都督,恐有失禮之處,以是想請文都統為徐某找一處所,待我換衣以後,再行入府。”

5n正版首發

提起陸沉,徐北遊俄然想起了鎮魔殿的轉輪王,這位轉輪王可謂是運氣壞到了頂點,足足死了兩次,先是在敦煌城外被公孫仲謀斬殺一次,厥後又在江都城內直接死於誅仙劍下,灰飛煙滅,魂飛魄散。

為首的是一名老將,一樣是身著烏玄色玄甲,長髯掛胸。

當初徐北遊就是為了看萬盞金燈的顯赫氣象,纔會去到崇龍觀,這才引出了厥後的事情。

此時中都城中最有權勢之人張無病正站在都督府中的一座望樓中,向下瞭望。

徐北遊此時所著公服固然不是吉服,但倒是實實在在遵循吉服的規製,可見他對此次會晤的慎重之意。

若單論城牆之高,城牆之宏偉,中都毫無疑問是天下之最,哪怕是帝都也冇法與之比擬。

半晌後,伴跟著霹雷的撞擊聲和嘩啦的鐵索聲,這扇足有三十丈之高的“城門”緩緩向上升起,暴露厥後足可讓十餘騎並行的城門洞。

這時徐北遊已經能夠看清中都的城門,竟不是平常的兩扇城門款式,而是一整麵方剛正正的斷龍石。

文慈笑道:“都督大人此時已經在城內久候多時了。”

明天的張無病特地穿了一品武官的華麗公服,黑底繡有赤紋麒麟,威儀不凡。

透過雨幕,模糊能夠看到崇龍觀中最高處的九層樓閣,為了寄意道祖的無上神通,此中設有萬盞金燈,每逢昌大節日,觀內執事道人便點亮統統金燈,燈火光輝如白天,氣度浩大如仙家,整棟樓閣大放光亮,整座中都城都能看到這裡的壯豪闊象,好似天上仙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