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蟬那把劍_第五十三章 有佛無頭拈花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徐北遊不得不平氣青塵的修為,的確到了駭人聽聞的境地。

不過當徐北遊和青塵來到殿前時,空空蕩蕩,隻要滿地狼籍。

徐北遊望向那尊無頭佛,手中卻邪悄悄顫鳴。

彌勒像不能自已地轟然向後退去,後背撞破殿牆,一向退到天王殿外,青塵又寫下一個“鬥”字,整座泥像頓時四分五裂,隻剩下一個頭顱骨碌碌地滾回殿內,被徐北遊一腳踏碎。

青塵一手持劍,一手掐訣,腳下踏罡,在他身前平空生出一副星圖,此中星鬥連接成線,共有二十八顆,正合東、南、西、北二十八宿。

五是東、南、西、北、中五方佛,七則是疇昔七佛,又稱原始七佛,佛經記錄婆娑天下疇昔曾有七佛,而佛祖是最後一名,前三佛為疇昔寂靜劫千佛的三佛,後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的四佛,而先前的彌勒菩薩則屬於將來星宿劫,是為將來佛。

坐於天國冥府,拈花而笑,可真是慈悲得不能再慈悲了。

一是指殿內隻要一尊佛,分為坐佛、立佛和臥佛。

青塵對此無動於衷,安靜開口道:“此乃魔障,會生無窮幻象,若沉浸此中,長生不得超脫。”

同時還稀有不清的低語哭泣從四周八方傳來,無數黑影在重重閒逛。

徐北遊輕吐一口濁氣,衝青塵輕聲伸謝。

大雄寶殿乃是一座寺廟的核心腸點,僧眾在此朝暮集合修持,普通殿堂為三開間,大雄寶殿則為九五開間,意味如同帝王的“九五之尊”。

遵循端方,大雄寶殿前正中應擺放一尊寶鼎,刻有該寺寺名,其北則擺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爐,殿前各有旗杆一對,旗杆頂部各有一個幡鬥,設一對雕龍柱或一對小巧塔,殿內佛像前張掛經幡、歡門及各種法器,使大雄寶殿顯得寂靜厲穆。

話音未落,兩人腳下的青石空中開端狠惡顫栗起來,如河水起伏翻滾不休,繼而變得綿軟如血肉,徐北遊低頭望去,隻見有十數隻慘白人手從地下探出抓住他腳踝,彷彿天國中的惡鬼要帶他一起沉入無邊冥域苦海,永久不得超生。

固然一起走來可謂是順風順水,但徐北遊心中明白,這都是因為青塵修為太太高絕的原因,如果本身孤身闖蕩此地,先不說大雄寶殿內的詭異魔障,就是天王殿內的五尊泥像也要破鈔好大力量。

大雄寶殿隻能供奉佛祖,而供奉佛祖又有1、3、5、七尊分歧。

與此同時,南邊增加天王懷中青光寶劍騰空飛起,直斬青塵頭顱,但是當長劍的劍尖間隔青塵另有三尺時,就再難進步分毫,反倒是南邊增加天王的泥像因為氣機震驚的原因而轟然顫抖。

過了鐘鼓二樓便是天王殿。

各種幻象消逝不見,殿內複歸腐敗。

青塵悄悄彈指,不愧是間隔神瑤池地隻差半步的通天修為,隻見一圈青光以他為中間向四周分散開來,將統統瘴氣一掃而空。

此時大雄寶殿中供奉的是一尊佛,坐佛。

不過這尊坐佛倒是一尊無頭之佛,並且斷了一手。

並且這內裡另有個細節講究,如果韋陀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能夠接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韋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範圍寺廟,能夠接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韋陀杵拄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接待雲遊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