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唐帝國_第67章 南征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煜與薛訥、張世等將商討長途奔襲平壤可行,便命令全甲士不卸甲馬不卸鞍,從辱夷城向平壤急駛而去,快速向平壤逼近。

唐軍全軍開進平壤城,扼守各門,對平壤履行宵禁。

“殿下,安舜倉慌而逃軍心必然不穩,不如由某率燕雲鐵騎前去追擊,即便不能將其擒斬也能一戰破其軍。”薛訥請命道。

唐軍高低除了有些絕望外另有些光榮,兩日馬不斷蹄再強健的人、馬這會也累的夠嗆。

沿途高句麗數座小城見唐軍殺來,守將不是逃竄就是跪地請降。平壤城北除了辱夷城外皆是城小民寡的小城,非論李煜還是高句麗叛軍皆不看重這些城池,守軍可謂極其希少,多也不過數百人,李煜都懶得去受降,派人通報一句等候後續的高崇德部來收降就沖沖而過。

兩年時候不但繁育耐苦刻苦的突厥馬,還培養了不遠萬裡從昭武九姓諸國那運來的數百匹漢血馬與數千匹QH驄。

曾經的高句麗國土大半奪自原中原四郡,餬口在這裡的華人本就很多,其修建氣勢自是深受中原文明影響,與中原修建辨彆不大。

眼下平壤不過百幾十裡,馬隊長途奔襲兩日便可兵臨城下。此次李煜綜合考慮再三,籌辦玩次大的,就如薛仁貴奔襲烏海城普通奇襲平壤。

“殿下,北海鐵騎自成軍到現在尚未一戰,肯請殿下許某率軍助薛將軍一臂。”統領北海鐵騎的秦景倩、秦佾兄弟二人臉上也是充滿戰意向李煜請命。

隻要儘快安定高句麗叛軍,平壤城的繁華才氣規複。李煜又想到此時懸在平壤城唐軍脖頸上,劍牟岑手中的劍,看來隻得在平壤城中再等候幾日,高崇德、李尚旦兵馬到齊後便可與劍牟岑決鬥了。

這還多虧了李煜三年前開府後與位於漠南單於都護府轄下突厥各州刺史做牛羊買賣。加上之前李煜就是單於都護府多數護,兩邊乾係打的熾熱,李煜能夠以低價從各突厥州采辦到良好戰馬。

李煜嫡派兵馬十神獸衛軍與燕雲鐵騎、北海鐵騎裡有一半兵將是迴避朝廷兵役的原大唐府兵及府兵家庭後輩。內裡很多人還是插手過兩年前滅高句麗戰役的兵士,另一半不是武刀弄槍的遊俠就是自幼練習技藝籌辦從戎吃糧的豪傑,戰役力自是不消思疑。

“前人有言窮寇莫追!”

李煜望著麵前高大的平壤城牆,一千三百多年後這但是環球最不為天下所熟知的金三瘦子的老巢,而後將做為本身統治安東地區都護府的治所地點。

不然,也不敷以讓隋唐兩朝四帝契而不捨必先滅之而後快。

當天李煜與部下諸將進住曾經的高句麗王宮,這座王宮如何說也聳峙了數百年。做為曾經可與中原大一統政權隋唐兩代最為鼎盛期間對抗數十年的海東強國,其製作的宮殿雖不如大明宮那般氣勢恢宏,但也有其做為東北八百多年強國的氣勢地點。

自三月至遼東與高句麗叛軍數次苦戰以來,李煜發明這些高句麗叛軍戰役力並不強,戰役意誌更是虧弱,至今都冇發明對方有一員良將。他們的帶領者安舜就不消說了,此人就是一個怯懦怕事貪恐怕死之徒,真正的魁首人物劍牟岑也不過是原高句麗排不上名號的小將,仗著一腔熱血,乘大唐在遼東駐軍減弱的大好機會才成此機遇。

李煜笑道:“大郞,高句麗叛軍就憑擁立安舜這類貪恐怕死之徒為主,就以經釀其敗勢,毀滅他不過是時候題目。眼下我軍兵疲將乏,首當進城休整。何況平壤周邊可不但安舜一支叛軍,劍牟岑但是在幾日前就去了白水城集結兵馬,其兵馬當不下數萬,其屯兵之地距平壤不過數十裡。我軍現在如果以疲兵追安舜,即便敗了他可就給劍牟岑乘機於我軍腹背殺出來,當時我軍局勢可就不妙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