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亂世之傾國權臣——高澄傳_145.第145章 :逢天機父子論兵事(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高澄看著mm如此奪目,內心一動,暗想著世子妃元仲華豈能是她的敵手,但今後和這個mm又不得不消心補救,以和為貴。便還是笑道,“mm如果如此說,我實不敢當,隻盼著mm和我靠近,不要生了芥蒂。”

高遠君滿麵笑意地立於院落一側的一片竹林前麵,偏巧身上穿的還是綠衣,怪不得不易瞧見。高澄本來不如何重視這個mm,不像之前和長姊高常君那麼密切。但是明天他特地好好打量了一番這個mm。

高敖曹,名字叫昂揚,從小就是個惹事生非、橫行鄉裡的混蛋。無一人尺土之資而奮臂起於河間,以赤手起家。感遇敬宗孝莊帝元子攸的知遇之恩而大破爾朱兆,後歸附高歡。

高歡微微點了點頭,冇再說話。

高遠君又成心含笑奉迎長兄幾句。

高澄改了主張,轉向mm這邊走過來。

若論貌,高遠君和長姊高常君相差甚遠,充其量中人之姿。但疇前年紀幼小,現在垂垂長成,不似長姊、長兄那麼神采飛揚,也不像二兄高洋那麼沉寂陰霾,有種與年紀不相襯的溫馨。總讓人感覺她小小年紀,彷彿甚麼事都波瀾不驚似的。像明天如許滿麵含笑、喜形於色的時候真的未幾。

“阿爺,mm年紀已長成,遲早也該擇個貴婿了。”高澄看著父親提了一句。這俄然遷延開的一筆大有深意。也聽得出來貳內心已經是有了主張。而現在提起並不是要問父親的定見,隻是在一個得當的時候提出他的定見,或者這隻是他尋求“高低一心,可與之死,可與之生”的一步棋罷了。

高敖曹行事率性,哪怕是同為在朝官吏也一樣是不如己意便揮刀相向。厥後高歡成為真正的權臣,仍然倚重高敖曹。高敖曹向來我行我素,哪怕是對高歡也如此。但是從其肯為孝莊帝雪仇看來,起碼此人表裡如一,不似侯景般表裡不一。哪怕再行動不羈,倒是靠得住,能當大用的人。

但高澄並不再問高洋的事,換個話題笑道,“mm好久不到我的府第中,長嫂甚是馳念你。她現在行動不便,你還要多去瞧瞧她。”

高遠君從未見長兄對她如此用心,看著高澄的背影如有所思。

高遠君持禮相見。

高澄越想越心驚,再反觀本身,若真是有一日率兵西去,帳下誰是肯為差遣的前鋒大將?本身的親信之人崔季舒、崔暹等,另有那些門客,或許是治國之臣,但不是疆場之將。獨一能有將才的也就是陳元康,但陳元康最多算是個儒將,若比起趙貴、於謹等人還是少了真正血戰疆場的經曆。

這三個字讓高澄心頭一亮。他立即就明白了,父親說的是獨一無二的人選了。

高澄眉頭伸展開,“冇有。大丞相洞察於微,知人擅用。兒子也感覺高敖曹堪為大將。”他冇有一點難堪,甚是欣喜的模樣。

高澄擺擺手向那仆人道,“你不必跟著,我本身去見父王。”

自從兒子入鄴城輔政以來,又是延攬人才,又是懲貪治賄,特彆在吏治上大下工夫。撤了停年格,這就不是單單的吏治題目了,明裡暗裡不曉得有多少人暗恨兒子,這是與門閥大族作對。高歡雖未有過任何表示,實在也是想讓兒子罷休去做,也是藉此立威的意義。往最壞的成果說,不管如何樣現在有他在,出了事也有他最後接起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