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亂世之傾國權臣——高澄傳_201.第201章 :兩強相爭必有一失(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澄弟真不曉得嗎?”宇文泰的身子隔著幾案微微向前探上來,間隔高澄更近了。

高澄卻已經把他拋在一邊又滿麵笑意地看於謹舞劍。隻要陳元康一向神采嚴峻,恐怕於謹玩一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高澄用一雙標緻的綠眼睛看著他,像是底子不明白他的意義,“可這又與我何乾?是姑父錯在先,莫非要讓我來承擔?社稷不分裂,便都是大魏生民,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子天然也有護佑黎庶之責。可既然不以天子為天子,不以社稷為社稷,在困頓窮途時纔來哀告,不是有點悔之晚矣嗎?”

宇文泰的寢帳並不大,內裡陳列得極其簡樸,不過是一榻一幾罷了。那張榻也不算大,要真是睡兩小我,還真有點勉強。奇特的是那張矮幾上連一份文牘都冇有,隻擺著一卷《老子》,像是剛纔還讀過的模樣。地上設坐席,中間卻連個可依托的憑幾都冇有。

當下在高澄另一側為侯景設席安坐。

倒還是高澄先醒來。宇文泰看他用苗條的手指將那一卷《老子》悄悄拂到幾案的邊沿,不知為甚麼,感覺他這個冷靜無聲的行動特彆像個孩子,讓人不能不心動。

比及酒宴開端,宇文泰立即叮嚀人去將濮陽郡公、司徒侯景請來。

刀劍相見,指的是舊都洛陽時的舊事。於謹調任閣內多數督入洛陽任職,得了孝武帝元修正視,給元修出了主張西出長安。就在洛陽魏宮苑囿中的雲壇殿前,於謹曾和高澄刀劍相向。隻是而後於謹奉孝武帝西出關中,魏分東、西,而後於謹和高澄天然也就再冇有機遇訂交。

高澄看於謹談笑間極其安然,聽他說完話,方纔慢吞吞拿起麵前玉觴笑道,“我與思敬兄,刀劍相見時方始瞭解,隻可惜而後再無機遇厚交,可惜,可惜。”高澄連說兩個“可惜”,也不解釋,先喝酒。

諸督將立即溫馨了,看著那背影與大丞相一同遠去。都覺得這位世子大將軍是個紈絝,並冇有想到身為前鋒的北雍州刺史、車騎將軍於謹竟然還是他的部下敗將。

“不過是苦中作樂,也不過是自尋其樂。”宇文泰目光灼灼地盯著高澄。

“有暇時讀此書倒也很有感慨。”宇文泰欣然慨歎道,“如有社稷一統的一日,我甘心回洛陽,隱居翠雲峰上,講明《老子》,以了餘生。”

“長猷兄不必擔憂……”高澄方纔安慰了他一句,話未說完見方纔走開的宇文泰俄然又走過來,便隻好打住不說。

這個題目立即引發了李弼等人的獵奇,但除了趙貴,其他者皆不是此種活潑人,也並冇有人接著打趣。倒是於謹也看著高澄的背影,欣然道,“諸公見笑,謹實乃大將軍部下敗將矣。”

侯景見他俄然無語,又收了笑而無神采的模樣,這讓他俄然想起了世子的父親、心機極深的高王。貳心頭一寒,不曉得本身是不是有點演過了。

兩小我各懷苦衷地沉默了一瞬。

高澄聽到喚聲抬開端來。重視到宇文泰已經卸盔去甲,穿戴黑絹單衫,雖未露肩,領口卻很隨便地敞著,暴露健壯的胸肌,另有胸肌上密密叢生的毛髮。高澄看宇文泰笑意盈盈地看著他,放動手裡的書,“想不到姑父還好道?當日於謹將軍入洛陽,出帝任其為閣內多數督,甚是正視。厥後出帝好道,想必也是因為常靠近於謹,於謹又受姑父影響頗好道家的原因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