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亂世之傾國權臣——高澄傳_245.第245章 :爭河橋慷慨多悲歌(十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宇文泰率所部到了河陰城外,前邊李穆、趙貴、於謹等人早已先入城。而這時河陰城門形同虛設,豫州刺史侯景這時才率部反擊以反對宇文泰。

最後斷後的是大丞相宇文泰一部。宇文泰所率部眾不算多,為防萬一有變以策應。

這時宇文泰如同恍然從夢中醒來。眸子四週一掃,又盯回趙貴身上,“元貴切勿再有此想。天若使我存,何必捐軀元貴?天若使我滅,捐軀元貴又有何用?”他的語氣不容置疑,他不準他的督將在此時去替死。如果真的冇有了這幾個堪為柱國的督將,他的大魏那裡另有來日?

於謹有些警戒地打量著四周景象。

禁不住有些顫抖,卻說不出話來,眼看著那紅色的棺蓋又被撬開,棄之於地再次收回巨響。他籌辦著見他最後一麵。

“嗖!”

這時於謹的親信有從甕城內裡看到景象不對而折返返來的,將甕城中西魏軍被圍已經喪失大部分的動靜回稟給於謹。曉得局勢已去,幾個督將竟然發明對河陰城中的佈局、陣勢一點不清楚,想逃脫都找不到前程,真是悔怨莫及。

趙貴側耳聆聽,回身看了看大雨當中亂作一鍋粥的河陰城,這時反倒定下心來。他轉過身來,抹掉臉上血跡,神態自如地看著宇文泰,“主公切勿再執迷了,既然東寇想要我的性命,元貴情願引開東寇,隻要思敬兄等能保護主公出城,來日定有雪恥之時。”趙貴內心已經打好了主張,高澄詐死之計全由他起,東寇之恨也大半在他,如果此時他與宇文泰分開而行,想必是能吸引住東魏軍的重視力,而使得丞相宇文泰有逃脫的機遇。

現在已經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然必然要發這一箭,不如早發、快發。

細雨如織,這是春季的意味。細心一瞧,夏季的凍土這時已經化凍,在雨水的津潤中現出了新奇的泥土的色彩,並且開釋出好聞的泥土氣味。那泥土也是模糊泛著青色的。這本來該是一個儲藏著龐大朝氣的骨氣,春日初始就從還是陰冷的春雨中孕育而生。

這時大丞相宇文泰所部也終究殺入河陰城,直奔縣衙而來。高澄究竟是不是真的死了?這在宇文泰內心也是個急於曉得的,很富吸引力的謎團。這類吸引力乃至在某些時候比甚麼事都首要,他乃至方纔恍然發明,本來高澄在貳內心占有這麼首要的位置。

內棺裡是空的!

“開棺!”宇文泰俄然抬開端來大聲喝道。他如漆般的眸子冰冷地盯著棺槨。

就在幾個督將急思對策的時候,清清楚楚地傳來瞭如許的號令聲,並漸漸地由遠及近。

李穆率軍突入河陰城,遵循事前議定的,在河陰城中滿城搜尋,竟然冇發明有多少東魏守軍,又直奔河陰縣衙。縣衙裡正執喪禮,亂作一團,彷彿底子也冇想到西魏軍在這個時候突但是至。但奇特的是,關頭人物一個冇看到,侯景、陳元康、侯和全都不知去處,隻要“魏故渤海王世子、京畿多數督、吏部尚書、大將軍高公(諱)澄”這個已故之人龐大的棺槨停在縣衙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