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征伐天下_第315章 後燕出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見慕容垂決計已下,高湖不由絕望萬分,也對後燕前程感到悲觀。

隨後他與弟弟慕容紹兵分兩路,彆離奔向滏口陘、太行陘。

高湖出身河北大族——渤海高氏,其父祖輩曾接踵在前燕、後燕兩朝為官。

“一旦接管上黨,必引來河西大肆相攻,難道自招禍害耶?”

“相反,若藉此次機遇將上黨支出囊中,必可保半個河北無憂。”

“因為事關天下局勢走向,故哪一方奪三晉必將引來他方不滿,合縱便在朝夕之間!”

“楷兒可有詳細禦敵方略?”慕容垂饒有興趣地問

慕容楷公然精乾,冇過幾日便集結了三萬雄師。

“麵對近在天涯的威脅,高大人且說,拓跋珪會眼睜睜看著幷州為河西所占嗎?”

“須知從雁門關北上,不日將到新平城。”

“等河西軍圍攻宗子時,雄師一起越滏口陘西進,一起由太行陘北上,若再能壓服後秦從平陽進軍,則河西墮入四周之圍,焉有不敗之理?”

“屆時以西燕主力正麵依托城池主動戍守禦敵,而我軍則順勢兵分兩路,彆離埋冇在滏口陘、太行陘兩地。”

拿河西來講,除了是北地獨一一個漢人政權外,老友崔逞也在河西任職。

p

也恰是從這一刻開端,高湖對後燕感到完整絕望,萌發了另尋他路的設法。

然合法慕容垂要下旨時,散騎常侍高湖卻提出了反對定見。

“陛下不親征?”高湖驚詫道。

麵對占有大半個幷州之河西,僅靠上黨西燕底子冇法竄改倒黴態勢。

“請陛下放心,臣這一次必然一雪台壁失利之恥,讓那衛朔也嚐嚐失利滋味兒。”

慕容垂當即做了兩路擺設:一邊派出兩路使者,彆離前去北魏、後秦,促使兩國儘快與後燕締盟,竭儘儘力促使三國合縱,一舉對河西構成天下共討之威懾。

慕容楷固然不及其父慕容恪絕代風華,卻也不是甚麼庸人之輩。

“采取上黨、援助慕容永一事全權由太原王賣力,其他人等當即籌措糧草、兵力,做好大戰籌辦。”

“屆時河西坐擁全部太行天險,其一旦與北魏聯手,將使大燕腹背受敵。”

等民生經濟有所規複,再出兵北伐幽燕。

且他本身又才調不凡,故深受慕容垂倚重、信賴。

“高卿為何不附和範陽王之意?”

“隻要對大燕無益,即便有千難萬險,也不該有涓滴畏縮。”

“借使此次我等袖手旁觀,坐視西燕滅亡,那上黨必歸河西。”

“隻需遣遼西王(慕容農)、範陽王(慕容德)中任一個,足以對付上黨戰事。”

“再者,爭鼎天下如同順水行舟,不進則退。”

“是否采取上黨,底子不在於慕容永圖謀甚麼,而看是否無益於後燕。”

隻見太原王立在大殿中心,侃侃而談,一一駁斥了高湖結論。

“比如當初大燕軍隊方纔超出太行山,本來為夙敵之北魏、河西當即拋開成見,聯手援救西燕。”

“太原王彆忘了,魏軍還在幽州虎視河北呢。”

“若後燕強大如昔,接管上黨也不無不當。”

“陛下,範陽王此言差矣。”

“若陛下另有圖霸王天下之大誌,又何懼甚麼嫁禍之算?”

“三晉之地落入河西,可貴僅僅是對大燕有威脅嗎?”

“慕容永明知河西圖謀,卻恰好獻上黨於我大燕,清楚為嫁禍之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