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行_第二百七十八章 跬步 (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同一了長度單位以後,接下來的天然是重量。這個標準挑選就要簡樸很多。因為製造用心的乾係,市道上能夠找到很多唐初的開元通寶。每一枚為一錢,十枚為一兩,一百六十枚為一斤。

“是推算曆法,和觀星相所用。從大宋朝起,天尺幾近就冇竄改過!”逯魯曾在中間聽了,笑著替焦玉解釋。“郭守敬當年為了重修大明曆,在天下設了二十餘座觀象台。無數圭表。每個圭表上,所配發的天尺,都是對比同一根母尺打造!每座圭上,所刻的天尺是非,也是一樣!”(注1)“這不就是標準度量衡麼?”朱重九聽得心中狂喜,感慨的話脫口而出,“我還正想著如何弄呢,直接拿過來用便是!焦大匠,老黃,我們今後也不消分甚麼天尺地尺了,統統尺子,都由工程院來打造,長度直接對比天尺。先用精鋼做一架母尺,其他尺子,都對比著母尺來。按期下發一批,將上一批迴收。凡各淮揚各地所用,皆以工程院頒佈之尺為標準。”

朱重九在強行同一的長度標準的第二天下午,就派人彙集到了上幾萬枚開元通寶。拿到工程院去,和焦玉等人一起仔細心細洗濯潔淨以後,以一百六十枚為一組,分紅多少堆。然後把每堆銅錢的重量,輪番測定,彙總起來再取起均勻值,天然就獲得了標準的一斤與當下風行的重量單位之間的不同在那裡。

想推開產業化過程,度量衡標準化,就是必須完成的一步。以朱重九目前的才氣和程度,明顯冇法采取另一個時空的國際標準單位。但按照已有的度量衡,選一個需求竄改最小的作為標準,倒是輕而易舉。難處隻在推行力度,以及官方對此的接管程度上。而有了把持運營的官辦作坊和淮揚商號以後,這個困難也迎刃而解。

隻要把持性大國企,也就是官辦作坊和淮揚商號所出的物品,一概采取天尺。每半年校準一次,由工程院賣力履行。出了偏差的尺子收回,改換全鋼打造的新尺。其他小商小販,就不得不跟進。不然,他們底子冇法融入這個彆係,從平分羹一杯。

提及標準兩個字,他有驀地想起一件事,拍了下本身的腦袋,低聲問道:“你們工局現在造火器的尺子,已經同一了麼?為甚麼將作坊裡打出來的火銃,很難找到兩根粗細完整一樣的來?”

“嗯!”兩個相互看了一眼,怏怏的承諾。但是,每小我心中,卻不約而同的盤算的主張。將來如果有機遇,必然要把水力鑄錢的奇蹟鞭策起來。

這就觸及到兩個部分之間的調和,另有工坊內部的平常辦理了,朱重九不得不親身來訊斷,“天尺是甚麼?官尺呢?二者甚麼不同?”

統統標準單位中,最輕易的,反倒是時候。這個期間通過的日晷,已經將時候分彆得非常邃密。每天稟為十二個時候,九十六刻,每個時候相稱於朱大鵬地點時空的兩小時,每刻則為十五分鐘。每半刻,則為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