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揚州本來就富甲天下。那朱佛子又是出了名的擅於運營…”
無數人聞聽以後撫掌稱快,但是也有很多人替脫脫抱打不平,以為朱重九妄自負大,孤負了對方的一片誠意。乃至另有人以為,朱重九假托“誠信”之名,卻聽任部屬活活逼死的賢相脫脫,實在是視天下豪傑於無物,遲早會是以而遭到豪傑豪傑們的鄙棄,自食其果.....
眾護法們又紛繁點頭,非常不肯意捨近求遠。
去歲朱重九帶領海軍與王保保在芒碭山腳下惡戰,隆隆的炮聲,完整突破了北岸山村的安好。庇護著韓林兒在夾河村出亡的幾個明教護法們,這才俄然發明,原來外界的紅巾軍,已經成績瞭如此大的基業。
“以是,妾身覺得,你們幾個不如略微繞得遠一些,先去汴梁求見劉福通。”四下看了看,楊氏持續彌補,“他劉叔如果還念著昔日的情分,必然會派人前來驅逐我們母子。如果他劉叔感覺我們母子不宜現身,有其他三位尊者在中間看著,想必也不至於讓我們母子無聲無息地活著上消逝…”
林林總總,有人的處所就有爭辯,誰也一定能真正壓服得了誰。但不管是持哪種觀點者,恐怕都冇法忽視掉一小我的存在,那就是,前蒙元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現淮揚大總管府典兵參軍,劉基劉伯溫。
究竟上,她的這些籌辦純屬多餘。那劉福通每天盼,日日盼,就但願本身的部下能找到韓林兒,好以其為招牌,讓現在已經完整四分五裂的紅巾軍,重新整合為一體。將統統力量重新結合起來,北伐多數。早日擯除韃虜,規複漢家江山。
當即,王氏親筆給劉福通寫了一封信,又拿出幾件當年韓山童用過的舊物,作為憑據,讓一名最謹慎的護法帶著,前去汴梁聯絡劉福通。待此人前腳一走,楊氏後腳立即又號令其他幾位護法,悄悄在蘆葦蕩中藏了一隻快船。以防萬一有甚麼不測,就帶著韓林兒進入黃河,從水路直奔徐州。
並不是說此人就比朱重九麾下原來那些謀士高超甚多,而是朱重九麾下那些謀士,要麼是善於遠謀,要麼善於機變,要麼善於政務,相對來說都專精於某一方麵。而劉基劉伯溫,倒是可貴的遠近兼通,軍政皆熟,並且行事手腕亦正亦邪,令人難以揣摩。
但是楊氏在這個時候,卻顯出了一名母親應有的謹慎。搖點頭,低聲說道,“那朱佛子固然是明教大智堂的堂主,但畢竟屬於彭和尚的一係。之前從未受過亡夫的半點兒好處,也未曾見過我們母子。大夥冒然找上門去,恐怕很難讓他承認我們母子的身份。”
“主母說得對,是我等心急了…”幾個護法如夢方醒,凜然拱手。
......
但是,彷彿老天爺不甘心讓毒士劉基風頭出得過分,就在這一年的腐敗前後,又有一個驚天的動靜俄然被放了出來。已故明王韓山童之子,天下紅巾的名義上共主,曾經銷聲匿跡了多年的小明王韓林兒,終究被劉福通給找到了…而其藏匿了多年的地點,竟然就是緊貼著黃河北岸的碭山縣夾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