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總管府就這點好處,任何人在其位就必須負其責,誰也甭想屍位素餐…做事用心肯乾,升遷快不說,年底分紅以外還能拿到厚厚的一筆嘉獎,不消收甚麼賄賂,就充足百口長幼花上好些年…可如果站著茅坑不拉屎,或者屢出昏招,所遭到獎懲也絕對令人肉痛。最殘暴的例子就是戶局兩位主事,客歲因為很小的疏失,就比同級官員少拿了兩千餘貫,疼得二人足足有三個月嘴角都是歪的,連用飯、喝水都冇法掰直…
改製之事,固然明天是臨時提出。但暗裡裡,朱重九早已經揣摩了很長時候,做了相稱充沛的功課。是以,對當場能做決定的,就儘量給出決定。一時冇法做出決定的,則叮嚀劉伯溫帶領參謀們記實在案,交由今後在議事廳內,由三院八局兩處公議,然後再做定論。
“不至於,你出言反對,頂多是讓主公再多誇大幾句劉基的功績罷了…”逯魯曾又笑了笑,持續大發感慨。“你覺得主公是臨時起意麼?如此首要的職位安排,他如何會臨時起意?包含明天三院分立,主公想必也揣摩了好久。”
半晌以後,倒是新任樞密院左副知事劉基劉伯溫又站起來,帶著幾分躊躇發問,“主公,微臣有一事不明。”
“這,何故見得?”蘇明哲越聽越胡塗,拱了拱手,謙虛請教。
“知府兼任政務廳知事,由政務院提名,交大總管府公議後任命。若不能失職,則由監察院彈劾,亦經大總管府公議後奪職。知縣及知縣平級或者以下,則由政務院自行任免,然後向大總管府報備。公議之時,三院正副知事及部屬輔官,八局兩處正副主事、僉事,凡非公出或者告病者,必須參加。如果本總管在,則公議由本總管主持。如果本總管出征,則由蘇長史、祿副知院兩人,擇一主持。將公議成果送往本總管批覆後,便可見效…”
最快更新,無彈窗瀏覽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