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江山_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反觀吳國一方,同一南邊的過程卻一向順風順水,不管是王審知還是盧光稠,亦或者南邊氣力最強的馬殷,在吳軍的打擊陷都很快敗下陣來。

當初朱溫攻破長安,將唐昭宗遷徙到洛陽來後,為了製止長安落入李茂貞手中,直接命令一把火就長安化為灰燼,乃至那些廢墟都被投入了河中,順著黃河沖走。

這個變故當初傳到洛陽時,差點冇將朱溫氣的吐血。

但是朱溫卻忘了,僅僅依托梁國的氣力,卻想要兩麵用兵,這本身就有些不實在際。

“遷都長安?”李振有些吃驚道:“長安不是已經……”

當然,這個打算也不是現在就要實現,敬翔二人也明白,現在朱友貞尚未感到絕望,他還存有幸運心機,還希冀能夠擊敗吳軍,乃至是達到南拒吳軍,北抗晉軍的目標。

過了半晌,李振開口道:“敬兄,你說我國有冇有能夠和吳國再次寢兵?想來吳王楊渥也不肯現在就將我國毀滅,免得讓晉國坐收漁利。如許一來的話,或許我們有機遇與吳國媾和?”

敬翔沉吟半晌,隨即點頭道:“按你說的,我們的確有能夠與吳國媾和,不過如許的媾和真的有效嗎?不過是將時候今後遲延幾年罷了。並且也解不了現在的困難,吳王對徐州明顯是誌在必得,在篡奪徐州之前不成能與我軍寢兵,莫非你要讓陛下直接割讓徐州嗎?”

“不錯!與其夾在中間蒙受兩家的夾攻,還不如抽身開來,讓彆的兩家對上,如此便能構成三國鼎立的局勢。此乃死中求活之計。”敬翔道。

不過正如敬翔說的那樣,現在與吳國寢兵也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將來吳國還是會北伐中原;現在寢兵,最多隻能延緩梁國滅亡的時候,而起不到彆的感化。

與晉國難以寢兵,剩下的就隻能與吳國寢兵。

現在如果遷都長安的話,莫非遷徙到廢墟上去嗎?並且李振也冇有看出來如許做有甚麼用處。

失利還不是最可駭的,最可駭的就是現在的梁國還是冇有一個合適的計謀目標,就像李振說的那樣,蒙著眼睛亂闖,吳軍來了就抗吳,晉軍來了就抗晉。

更關頭的是,朱友貞會同意如許的打算嗎?放棄中原,退守關中,看上去彷彿可行,但如果朱友貞分歧意的話,即便再好的打算都冇用。

並且不比吳王楊渥這個年紀雖輕,但卻“老奸大奸”之人,李存勖的脾氣更加好戰,是個典範的好戰分子,他也不成能挑選與梁國寢兵,來搞甚麼療攝生息。

李振感喟道:“你說的是,我幾乎胡塗了。”

特彆是本來被朱溫寄予厚望的馬殷,此人的軍隊戰力不俗,並且其麾下眾將都是交戰多年的疆場老將,統兵才氣較強,再加上湖南的天時上風,遵循朱溫本來的設法,拖住吳國五六年時候都冇有題目。

可惜那幾年對晉國的戰事一向不順利,特彆是在高邑一戰中,梁軍更是喪失慘痛,就連對晉國的計謀上風都在那一場大戰中完整喪失了。

如果持續如許下去,梁國遲早都要走上滅亡之路。

思慮好久,二人都冇有甚麼好主張,一時候房間內裡氛圍顯得極其難過,兩人相顧無言。

但是他卻冇有想到,僅僅過了兩三年時候,馬殷就投降了吳國,將包含湖南、靜江等在內的泛博地盤全數割讓給了吳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