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_第173章 待機出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襄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堅城,幾千人馬就想硬攻,確切是在做夢。

得益於客歲在鹿邑等地的水利扶植,加上分田政策,最後再感激老天爺賞飯吃,本年糧食的產量還算不錯。

如果畝產一石的話,高義歡能收三十萬石糧食,不過因為水利扶植還冇完成,以是大多數田畝,都不能做到一石的產量,隻能收到一百斤擺佈。

隻是遷都一事,不能天子本身說,得有大臣來提,而崇禎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身邊連個像秦檜一樣,為君解憂的奸臣都冇有。

高義歡記得,李自成對張獻忠非常不滿,在得知張獻忠稱王後,曾派人對張獻忠說,“老回回已降,曹革左皆死,行及汝矣。”

“王體中傭兵兩萬,他會聽將軍的軍令嗎?”金聲桓有些擔憂道。

七月間,窩在關內大半年的清軍退出關外。

在回到汝寧府後,他先安排返來的士卒休整,然後便去祭拜了戰死的士卒,並慰勞了陣亡將士的家屬,賜與撫卹。

李自成稱帝,關中儘陷賊手,張獻忠死灰複燃,稱“大西王”,又讓明朝焦頭爛額。

早在河南局勢腐敗時,被下獄的總督侯恂,就曾諫言,要朝廷放棄河南。

明朝一方,還將來得及為清軍退出關外歡樂半晌,關內便傳來一個接一個的凶信。

崇禎天子也想遷都,並且已經有了打算。

淩晨,高軍大營內,高義歡一身盔甲,一手按刀,一手叉腰的看著士卒練習。

他於黃州,設六部和五軍都督府,委派處所官吏,欲圖建立政權,同李自成相抗。

同汗青上,阿巴泰照顧白銀二百萬兩,人丁牲口三十餘萬,安然退回瀋陽分歧。

翻開史乘,檢察曆代王朝危亡之際,帝王的決定,凡是廢話一大堆,但中間隻要一個字,那就是“跑”。

這一次清軍狼狽不堪,緝獲幾近全數丟棄,本身還喪失戰頓時萬匹,折了數千人馬,加上兩員戰將。

此次大抵有一半的地盤,趕上了冬小麥的蒔植,就是有三百多萬畝。

不過說這類話,在大多數人看來,就是軟弱無能的表示,是實足的奸臣。

有陳新甲等人在前,大臣們誰都曉得遷都以後,一旦北京淪陷,提出遷都的人,必定要被殺頂罪。

七月間,北京亂糟糟的一團,而高義歡已經回到汝寧。

一時候,遷都之事,閣臣冇一個敢鬆口同意。

這時李自成正忙著攻取關中各地,牛金星急於讓李自成東征,篡奪北京,他信賴上麵很快就會有旨意下來。

幾今後,博洛一撤,他又讓金聲桓帶著一批軍官,先回汝寧去賣力出征人馬的練習。

高義歡現在能夠說是士馬精乾,糧草充沛,隻等機會到來,便可立即出征。

而後,他一麵刺探湖廣方麵的動靜,一麵停止籌辦,隻等動靜傳來,機會成熟,他便立時出征。

單個高義歡的號令,王體中一定會聽,但如果打著李自成的燈號,那就分歧了。

此時,三千出征山東的人馬,大部分都被髮往各縣駐守,停止休整,替代籌辦出征襄陽的駐軍。

這時一個新的議題,遷都,便引發了朝中動亂。

在崇禎上麵,是忠臣奸臣都不好過。

水至清則無魚,有忠就有奸,有些事情忠臣做不了,就得奸臣來做。

不過,清軍已經完成計謀目標,皇太極並未是以而懲罰阿巴泰,讓籌辦拉攏阿巴泰的多爾袞有點絕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