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歡還冇機遇給高祖榮提他的設法,他聽高祖榮的話,彷彿已經是讓他另謀前程了,他目光俄然通俗起來,決然道:“爹,我籌辦回鹿邑去,把本身的氣力生長起來,李自成救不了河南,我來救!”
其宗子張允售,拍浮至南門,欲救張名錶,力竭溺水,罵賊而死,其次子張允焦抱一截浮木,與一老仆婦於屋頂遁藏大水,兩日兩夜未食,老仆婦餓,欲殺允焦啖之,允焦倉猝抱浮木跳入水中方纔逃脫。
“爹,此次李自成殺人不成計數,殘暴非常,我看其不過黃巢、赤眉之流,畢竟成不了大事。”高地上的闖軍已經開端清算行裝,籌辦西去,高義歡與高祖榮站在一邊,看擺佈的人都在繁忙,冇有重視到他們,因而低聲說道。
不幸本來一大師子,一場大水之下,就隻剩下兩人生還。
高義歡和高祖榮會同數萬闖軍被困在高地上,幾日以後,從決口奔騰而出的河水,終究找到了出口,灌入睢水、渦河等淮河支流,向南突入淮河,大水才逐步減退。
每個王朝末期,最早擾亂天下的人,多數都半道慘死,果實凡是被厥後者篡奪,為彆人做了嫁衣。
此次開封府罹難,周遭數百裡化為澤國,百姓冇了故裡,也冇有生存,必定會大範圍的逃荒。
(感激海豚629的2000,jhlkjyr3的1000,椿樹與秋螟,書友201712292,書友201801171的打賞,剛回故鄉,吃酒比較多,臨時仍然不太穩定,書友們諒解)
開封淪陷,巡撫高名蘅乘舟潰走,天子看在他三守汴梁的份上,並未重罰,但高名蘅見開封慘狀,內心慚愧,不久便以病請辭,迴歸故裡。
他隻是感覺,既然奪鼎之爭才方纔拉開序幕,他們父子要立於狼籍的亂世,冇有甚麼比本身具有氣力,更能讓他放心和依托了。
人都有憐憫之心,何況高祖榮還是河南人,對於河南自有一份鄉土之情,李自成此次決河,禍害全部豫東數百裡之地,也讓高祖榮內心非常仇恨。
城中另有大商賈錢氏,見大水至,倉猝用繩索緊縛兩根大梁,將金銀金飾繫於梁下,乾糧藏於梁上,萬貫家財毀於一旦,僅僅一二人隨之棲於梁上,順水流流落,才得以生還。
亂世仁不仁道是不太首要,但發心正倒是成大事者必不成少的前提。他們總得有個一身正氣的目標和正氣凜然的標語,李岩給李自成想了標語,不過李自成卻彷彿隻是操縱李岩和他所提的標語,並冇真正將百姓放在心上。
李闖決河後幾日,督師侯恂得知黃河被決,才急令總兵卜從善從封丘南下,用舟船去開封救濟。
自那日李岩搶出營帳後,高義歡便冇有再見過李岩,不曉得李岩被困在哪塊高地。
此時河水固然減退,但全部開封府被淹冇數縣,良田都被河水淹冇,空中一片泥濘,大梁成了一塊雞肋之地。
今賊已三圍汴梁,李自成積恨必拔大梁,久懷灌城之心,隻因為顧忌汴梁城內的女子珍寶,以是冇有行決河之計。
開封的士紳豪強境遇尚且如此,淺顯百姓的遭受會慘痛到何種程度,便讓人不敢設想了。
高祖榮從賊,本來就是被裹挾。他本來覺得李闖勢大,連李岩都投奔李自成,覺得李自成有機遇獲得天下,那他們跟著改朝換代,也冇甚麼大題目,但是此時他卻竄改了對李自成的一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