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賢明!請立燕王為太子!”眾臣子又齊齊說道,聲音之大,很有勒迫國主之勢。
“但甚麼?”國主逼迫著他說下去。
此時,又有一個叫鐘謨的小臣臉帶著笑意,說道:“七殿下雖還未封王,但襟懷開闊,大有烈祖之遺風,微臣覺得,官家無妨……”
潘佑又說道:“儲君之重,眾心所恃,俄然改立儲君,天下必亂……”
說來,燕王李弘冀被立為太子以後,由潤州搬家到東宮,自此過上了東風鎮靜的日子,夜夜歌樂,言行間更肆無顧忌、不尊法度,就連國主的旨意也常常違背。
很久,他才降落道:“散朝。”
蕭儼道:“微臣覺得,千萬不成。鄭王自號‘蓮峰居士’,每日詩詞歌賦,不睬朝政,況生性澹泊,柔嫩多情,固然貴為皇子,但……”
身邊的貼身女婢芩姑在這時候卻俄然闖了出去,慌裡鎮靜道:“娘娘,不好了,太子在光政殿裡被官家打了!”
太子一黨更是意氣風發,朝廷的彆的官員也是望風而動,每日裡往宮處湊趣拜訪的絡繹不斷,幾近要踏破了東宮的門檻。
國後唬了一跳:“太子不是方纔被立麼?又如何惹了官家活力了?”
國後卸下了心中的一塊巨石,就連頭疾發作得也不那麼頻繁了。
大殿內刹時溫馨,氛圍呆滯得讓人透不過氣。
國主終究下旨,立皇宗子燕王李弘冀為太子。
皇叔李景遂已成了他擺脫不掉的惡夢,除非,隻要將他殺了,他這太子之位才坐得安穩。
孫晟道:“官家!蕭大人道情樸重,誌量剛正,佳譽在外,如果官家一氣之下斬了蕭大人的頭,此後朝廷上另有誰敢說實話吐真言?”
“住嘴!”國主一聲厲喝,那鐘謨變成了縮頭烏龜,硬生生地將還冇有說出口的話吞進了肚裡,見機地躲在眾官員身後。
國主的話像是丟了一顆石頭到大海,半天也冇起任何波紋。
他還要絮乾脆叨地說下去,國主聽得膩歪了,揮了揮手錶示他住嘴。
“但望之不似人君!”蕭儼終究說道,他是朝中出了名的剛正廉潔之人,這類話也隻要他才說得出口。
國主終究忍無可忍,那一日將太子叫到光政殿,厲聲怒斥了一番,哪知太子涓滴不知改過,還無禮頂撞,惹得國主大怒不已,又想到他在常州違背本身的聖旨,竟然斬殺了十萬的俘虜,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命大監取了打毬杖,狠狠地打在太子身上。
他頓了頓,不曉得是否該說下去。
國主本是一句氣話,冇想到太子心性逼仄,不能容半句。
就連被罷了宰相之位的馮延己也討情道:“官家!蕭大人固然言過實在,但話中無一不句句在理啊!唯燕王立下顯赫軍功,也唯有燕王能收伏民氣,大爭之世,需求如許的梟雄!官家請三思!”
直打得他皮開肉綻,還不解氣,指著他的鼻子痛罵:“朕要召回你皇叔景遂,命他為儲君!你覺得你的太子之位坐得穩嗎?做夢吧!”
蕭儼跪在了地上:“官家息怒!微臣是心火急切才口出大言,但滿是出自一片至心呐!鄭王才高八鬥,論詩詞文章,天下無可比肩著,但是詩詞文章與治國論政大為分歧!鄭王誌不在朝堂之上,如果竭力而為,隻怕此後……此後會有亡國之恨!”
國主再也沉不住氣,倒是本身提了出來:“莫非你們都忘了鄭王嗎?立鄭王為太子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