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拂曉發動機廠(410廠),廠址在大東區204地區,始建於1954年是國度“一五”期間建立的第一家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是國度“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新中國第一個航空渦輪噴氣發動機製造企業,中國大、中型航空噴氣式發動機科研出產基地。
彆的一點就是兵工品不比民用商品,包含國有企業想處置這一範疇出產,那是需求很嚴格的審批,並獲得相乾企業認證和保密資質後,才氣夠進入兵工範疇的,但是想獲得相乾的資質,是非常困難的。
不過現在去瑞典的簽證還冇有辦下來,以是段雲決定先和瀋陽市的帶領提早通氣,奉告他們本身的一些打算,讓對方能有所籌辦。
“是如許的,有件事我得先向您彙報一下,就是關於我們瀋陽金盃汽車廠的……”段雲微微一笑接著說道:“在來瀋陽之前,我在北京插手了一個束縛軍後勤部主理的第2代車輛招標會,國度籌辦破鈔巨資,對我們目前利用的軍車停止更新換代,要求統統受邀投標的工具企業在來歲3月份之前,能夠研收回新一代合適軍隊要求的軍用車輛,如果能夠中標勝利,將會拿到餘額的軍隊訂單……”
“這是功德兒啊,當然冇題目!”聽到段雲這麼說,武迪生頓時麵前一亮,接著問道:“可題目是……人家本國車企情願來瀋陽投資嗎?”
東北機器製造總廠,廠址在大東區文官屯地區,汗青軌跡始建於1936年為日軍中村軍隊,1939年變動為日本陸軍造兵廠南滿分廠,1942年改成滿洲第918軍隊,(歸偽滿洲國當局統領),1945年3月改成關東軍造兵廠,(由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統領),1946年2月改成第九十工廠文官屯分廠,1949年1月1日改成瀋陽兵工廠第二分廠,1949年10月1日,改成第五十二工廠,1951年改成瀋陽第七二四工廠,1953年變動為東北機器製造總廠
“冇錯,為了能夠讓保利公司入股,我也是為了一番周折的。”段雲點頭說道。
實在對於軍企的運作,市長武迪生並不陌生,因為瀋陽就有很多兵工企業,稱得上是中國兵產業崛起的處所。
酒宴結束,段雲在保利個人接待所歇息了一個早晨後,第2天就分開北京,前去了瀋陽。
“武市長你好!”
瀋陽飛機製造廠112廠,廠址在皇姑區三台子地區,汗青軌跡是張學良在1930年建的飛機場,1951年被定名為國營112廠,1957年啟用廠名為國營鬆陵機器廠,1979年改稱國營鬆陵機器公司,1986年改名為瀋陽飛機製造公司,1994年組建成沈飛產業個人,是新中國戰役機首要的產生基地。
對於引進外資這件事情,對於海內各地當局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身為瀋陽市的市長,武迪生走在幾年前的時候,就曾經多次出國考查,但願能夠為瀋陽招商引資。
“你們的公司竟然另有央企入股?”聽到段雲這麼說,武迪生再次吃了一驚。
“那你……是想讓瀋陽金盃廠出產軍用汽車?”武迪生問道。
而此次歡迎段雲的,仍然是是瀋陽市的市長武迪生。
在武迪生的印象中,兵工企業的訂單都是遵循打算體製內的法度,定點交由某個企業停止出產的,底子就冇有公開招標這類事情,起碼在他的影象中,向來冇有呈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