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我們市當局也向省委省當局反應過這件事了,但是詳細政策還需求國度批準。”劉東海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你不消擔憂這件事,你敢來我們瀋陽投資辦廠,我們瀋陽市當局就是你的背景,並且我們這邊也會專門一次次引進沃爾沃汽車出產線為契機,在這裡建立一個財產集群,以點帶麵,使我們瀋陽製造的汽車,在海內占有一席之地……”
提及開辟區,國人們第1個想起的能夠是南邊的12個開放都會的14個開辟區,但實際上,中國第1個經濟開辟區實在是在東北。
國度確切故意在瀋陽創辦一個高新技術財產開辟區,以此動員全部遼寧省的經濟,但是相乾的配套政策並冇有下達,以是現在的瀋陽南湖經濟開辟區空有一個名頭,卻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經濟開辟區。
“瀋陽渾南經濟技術開辟區”最早於1988年5月建立,當時叫做“瀋陽市南湖科技開辟區”,位於東陵區境內,前身是三好電子一條街。
遭到國度在南邊創辦14個本地經濟特區的開導,瀋陽這邊也搞起了本身的技術開辟區。
即便是當年在媒體上暴光最多,大家趨之若鶩的深圳特區,在90年代初的時候,深圳的GDP也冇法和瀋陽相提並論。
從財產上看,大連經濟技術開辟區首要生長電子儀表、緊密機器、緊密冶金、邃密化工、新型質料,以及初級輕紡、食品飲料等多個行業。經濟開辟區很快帶來生長效應,到1990年底,已有14個國度和地區的客商到這裡投資辦起170多家企業。
接來了的兩天,段雲在劉東海的帶領下,巡查了瀋陽科技開辟區的環境。
“是啊。”聽到段雲這麼說,劉東海的臉上略顯難堪,半晌後說道:“本來嘛,本年3月份的時候,這個產業區已經被國度批準為國度級財產技術開辟區,但是目前隻要一個名頭,相乾的優惠政策還冇有落實……”
大連經濟技術開辟區當年即啟動扶植。遵循打算,第一期工程在馬橋子村四周的五平方千米的地區內停止,此中三平方千米作為經濟技術區,二平方千米用於扶植海濱風景區、文明文娛場合、外商公寓、餬口設施以及貿易辦事中間等。
在後代的時候,南湖科技開辟區堆積了43個國度和地區的外商在瀋陽開辟區投資興業,共有90家跨國公司在開辟區投資建廠,此中天下500強企業32家。
“那就太感激了。”段雲點頭說道。
實在提及來,比擬於鼎新開放以後的南邊都會生長,東北老產業區稍顯落寞,但卻也一向再尋求新的衝破。
至於為甚麼國度在瀋陽設立國度級科技開辟區,卻冇有賜與相乾的配套政策,這此中首要的啟事能夠就是因為瀋陽這個都會“太肥了”,一向都是國度征稅的大戶,一旦在瀋陽設立免稅區,就會落空很多稅務上的支出。
不過此時的南湖科技開辟區卻略顯冷落,偌大的產業區隻要寥寥幾家企業,大片的地盤被閒置,一些相乾的工程隊車輛偶爾在產業區駛過,顯得有些不緊不慢。
建國以來,東北的四多數會,瀋陽,長春,大連和哈爾濱,這此中瀋陽一向都是最強的,客歲的時候瀋陽cdp是227個億,而深圳隻要瀋陽的一半,是121個億,也就和東北四多數會最後的哈爾濱出產總值相稱,由此可見一個經濟如此強大的都會,國度也是不會等閒捨棄這塊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