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明末三十年_第186章 承宗起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崇禎天子本就是急性子,少年心性,碰到如此大事有些壓不住火,堂堂兵部尚書竟然連個對策都說不出來嗎?“王尚書,閣老問你話呢,朕也想聽聽你有甚麼高見。”

“孫督師,那第三策呢?”崇禎倉猝問道。

下午孫承宗就趕到了金鑾殿,崇禎立即調集大臣們議事,孫承宗年近七旬鬚髮皆白,是以時並無官身,以是特地穿白袍上殿,崇禎賜座,他也不坐,舉頭站立奏對道:“陛下,諸位大人,孫某覺得,在閣老說的根本上應有以下三策,第一立即戒嚴京師,將京師禁軍,禦林軍,錦衣衛乃至包含大家府中仆人全數整訓,盤點人數後交由兵部公道分派,彆的將三大營調入京師,加強防備,京師地廣,城牆太長,必須包管每一麵都有充沛的兵力保衛,製止建虜強攻一點。”

但是驀地王在晉一聲斷喝:“聖上千萬不成,那孫承宗年近七旬垂老邁矣安能再戰?何況天啟年間就有禦史彈劾他貪墨軍餉,專事獨裁,督師遼東數年並無建立,豈可用此人?”

孫承宗三問,兵未潰而築寨以待之,不是教他們潰敗嗎?

快馬直奔兵部,兵部交代職員拿到加急函件立即換馬直奔紫禁城,守門的禁軍立即翻開側門讓報信人入內,進到金鑾殿,自有大漢將軍和小黃門一起小跑著到殿上呈信。

王在晉嚇得魂都飛了,趕緊跪倒在地:“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中間的六部同僚都是沉默不語。韓爌看到局麵竟然如此這些清流東林竟然冇有一個務實的人,如果張鶴鳴還在就好了,他如此想著,驀地腦中響起一小我,韓爌立即出列道:“皇上,有一人遠在天涯近在麵前,當可一用,或能解此危急。”

崇禎儘力的想要穩住心神,但是一個少年天子麵對如此龐大的危急,如何能夠說沉著就沉著的下來,一時候他腦筋裡閃過了無數種念想。他不是不曉得,薊鎮就在京師的北邊,遵化那更是京師的北大門,現在長城被擊破,遵化又被圍住,意味著甚麼,全部薊鎮隻稀有萬兵馬,又四周罰散,如果真如諜報所說奴賊有十幾萬兵馬,這如何能抵擋的住,抵擋不住的結果是甚麼,他不敢再往下細想,崇禎忍住高低顫抖的牙齒,用儘量穩定的聲音說道:“閣老,局勢告急,可有何良策?”崇禎對著韓爌發問。

“孫承宗?”

韓爌彌補道:“兵事這一方麵還請聖上多聽聽王大人的定見。”就把這個題目拋給了兵部尚書王在晉,王在晉倒是真的知兵事,並且他在天啟二年提督過遼東軍事,也乾過袁崇煥現在乾的活,隻是多年未曾領兵,一向乾的那都是文官的活,剛坐上一年多的兵部尚書,屁股還冇坐熱就碰到這麼個大困難,他一時腦袋冇有轉過彎來,竟然愣在當場。

崇禎想起來了,皇兄在位的時候孫承宗就辭職歸鄉,後被閹黨打壓一向冇有起複,對孫承宗的戰績他是有所耳聞的,眼下群臣束手無策,崇禎就像瞥見了一顆拯救稻草普通立即就籌辦讓王承恩擬旨傳孫承宗進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