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明末三十年_第218章 朝鮮使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京師樸南奎和洪碩煥倒是第一次來,固然現在是明末,京師已經非常冷落,更何況城外大兵壓境,城內充滿了嚴峻的氛圍,街上也冇有甚麼行人,但是畢竟京師的範圍在這裡,就連樸南奎也是掙紮著坐起,將頭湊到馬車窗戶中間一邊看著京師的街景一邊不住的讚歎道:“這就是上國的京師啊,嘖嘖嘖,真是太大啦,這恐怕要比漢陽大五倍吧,我第一次去漢陽的時候就感覺漢陽已經是非常大的都會了,冇想到進了京師才曉得那句成語坐井觀天的意義。”一邊的洪碩煥搖點頭,“樸大人,恐怕京師比我們的漢陽大十倍都不止,你看,我們從下城到現在,已顛末端快半個時候了,竟然還冇到鴻臚寺,放在漢陽恐怕這會我們已經在鴻臚館裡喝茶了吧。哈哈哈哈哈。”兩人相視大笑起來,既是一種劫後餘生的利落感,又有一種頓時要見到本國人的欣喜。

“將軍仁德,我們本是朝鮮官員,冒死逃出,現在隻想進入城內找到鴻臚寺的朝鮮使節,也好能借道大明迴歸故國。”洪碩煥誠心的對祖大壽說道。

同時他模糊的有一些擔憂,固然他是武將,但是從建虜入關以來,明軍敗績太多,城下的幾仗固然是人數差異的啟事,但是明軍打的確切也不標緻,城內裡的人恐怕也是提心吊膽恐怕內裡再打敗仗,建虜如果攻城可就不好玩了,並且最首要的是,祖大壽當初給袁崇煥提定見那都是建立在能克服建虜或者能打個旗鼓相稱的環境下,遵循現在的環境下來,一旦敗北那麼大明宦海的套路必然是他們這些人不利,到時候袁督師一個戍守不力縱敵入關的罪名必定是跑不了了,那麼本身呢,老何呢,起碼也是個從犯,說不定項上人頭就不保了。

因為祖大壽已經打過號召,以是城上的兵士對他們也是客氣,一個把總叮嚀幾個兵士將二人送下城,並且派人前去鴻臚寺傳話,鴻臚寺朝鮮使館那邊已經派來一輛馬車等候二人,兩人下了城就被送入馬車,然後出發直奔鴻臚寺。

祖大壽作為明軍的一個總兵,並且是駐防寧遠,離朝鮮又非常近,那麼朝鮮的邊防將領傳聞過他的名頭也就不奇特了,並且祖大壽部下又有精銳的兵馬,在朝鮮統領兩萬以上精兵的大將那但是不得了的事情,根基上隻要王室的人才氣統領這麼多兵馬,他們不由感慨明朝真是地大物博,統領兩萬兵馬在明朝不過是個總兵的級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