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文武百官跪倒一片,崇禎不由頭大,但是他還是決然決然的說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莫要再勸,王承恩,立即籌辦籌辦解纜,諸位愛卿放心,朕會多帶侍衛,也不會以身犯險,這個分寸朕還是有的。”百官力勸無果,韓爌也能瞭解崇禎的表情,當下決定和崇禎同去,韓爌一帶頭這下不得了,六部尚書都要同去,崇禎無法,隻好同意,一行人浩浩大盪出了紫禁城,直奔孫承宗這邊而來。王永光內心倒是坦坦,歸正去去就回,幾千人擋十萬人,這不是笑話嗎。
“閣老!閣老!聖上,聖上承諾了。”報信的校尉氣喘籲籲的跑上城頭呼喊孫承宗道。孫承宗頭也不回,隻是拿著千裡鏡察看著。校尉跑上來看看孫興,孫興將手放在嘴邊,表示校尉說話不要那麼大聲打攪到閣老。校尉又輕聲的稟報了一遍:“閣老,聖上已經同意了閣老的計劃,能夠讓城外新軍進城避險。”
“不成,不成!”上麵眾臣一齊喊道。工部尚書劉廷元出列道:“疆場上刀槍無眼,固然疆場冇有擺在城下,但是另有火銃火炮,一個不謹慎如果聖上有傷害,臣等萬死難辭其咎。請聖上千萬保重龍體。臣請皇上三思啊。”說罷劉廷元帶頭跪下,呼啦啦前麵跟著跪倒了一大片,文武百官都是叩首道:“請皇上三思!”
崇禎也是非常頭疼,放棄,他對不起皇兄和將士們,不放棄,萬一出事,大明就萬劫不複了。想到此崇禎天子臉上的神采陰晴不定,終究他彷彿下定了甚麼決計似得說道:“諸位愛卿,朕意已決,朕立即親身赴城頭觀戰,給將士們泄氣,見機行事,如果事不成為再做籌算吧,朕就算不能救他們,也不能就如許不聞不問,朕不想對不起皇兄。”
皇太極倒是感覺有些意義,這支軍隊竟然另有如此高的士氣,真是有些讓人別緻,他問一邊的鮑承先道:“鮑先生,劈麵的兵馬是哪支軍隊,你之前在明朝軍中待過,想必應當曉得吧?”鮑承先實在想了半天也冇想出這是哪支兵馬,不錯,他之前確切在明軍中任職,但是他投降金兵已經很長時候了,並且南直隸跟北地隔著十萬八千裡,劉毅當初不過一個小小的戍守把總,大明的兵將千千萬萬,鮑承先哪能每個都傳聞過,並且他也不是核心權力層,更是無從曉得新軍的相乾資訊。是以鮑承先也隻能抱愧的答覆道:“啟稟大汗,主子確切是不曉得,不過從這支兵馬的設備程度和步騎的比例來看,主子感覺有點像南軍,九邊的人馬主子比較熟諳,必定冇這麼一支兵馬,北地的衛所兵不堪用,這支兵馬設備了這麼多火炮,鎧甲也是精美,馬隊還設備這麼多火器,很較著應當是不缺餉銀,大明最不缺餉銀的就是遼東軍,遼東軍必定是冇這麼一支兵馬的,大汗這個您比主子清楚,那我們不熟諳的就隻能是南軍了,以是主子以為這支兵馬很能夠來自南直隸或者江浙一帶,那邊富庶,銀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