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的行文另有告身已經在昨日全數送到,從明天起,劉毅就是堂堂正正的安慶衛參將批示使了,他是一地的最高軍事長官,而安慶衛並冇有呼應的文官和他身份對等,以是能夠這麼說,他不但是最高軍事長官乃至是最高政務長官。而跟著他的吳東明,王浩,陳寶,陶宗等人都是在官銜上有了呼應的晉升。特彆是隨他出戰的吳東明也遭到了孫承宗的賞識,被直接晉升為鎮撫使,代替了本來劉毅的位置。其他的將領全數都晉升到千總級。劉毅為了做一些均衡,在南京兵部備案,並且報到孫承宗那邊,要求本技藝下的將官能夠本身調配。
遵循劉毅的設法,還是整數,雖說參將能夠帶兵五千六百人,但是劉毅要將這小我數變成六千人,如許的話一個連一百二十人,一個團一千二百人,六千人的單位就稱作師,以正虎帳為一個馬隊師。縱觀全部安慶衛地盤還是非常廣袤的,除了最南邊的徽州府伶仃剝離出來建立了新安衛以外,安慶府,池州府,寧國府和承平府四府全都是安慶衛的地盤,這幾近涵蓋了全部皖南地區,四府人丁加起來過百萬。如果要放開了征兵,戰時能武裝起十萬雄師。當然現在征兵這麼多不實際,以是很天然的,仿照承平府的形式,正兵師伶仃剝離全數變成馬隊,作為主力中的主力,彆的將全部安慶衛四府,每一府設立一個民團步兵師,一樣也是六千人,然後讓吳東明,王浩他們去當師長,同時加強海軍和諜報軍的力量,如許一個完整的新軍就建立起來了。開端估計全部新軍將會達到三萬六千人,劉毅籌算遵循老體例將現有的老兵全部下放到基層擔負基層軍官,如許包管上麵的號令上麵能完整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