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定驚湯、養榮丸……也還算對症……”一聽老牛頭這麼說,王氏的身子就軟了下來,嚇得中間的妙嬋半死,從速給扶住了,“二嫂,二嫂,你冇事吧?”幸虧大哥兒此時不在王氏的懷裡。
“我這不是想著越早讓郎中見到越好。冇事,這一起上我都好好瞧著呢,冇遭到風。”王氏也是心急。
“老神仙。老神仙,我弟妹不是說過你治好過跟我兒有一樣病的人嗎?莫非你就一點體例也冇有了嗎?”王氏雙手緊緊的抓住老牛頭,“老神仙,求求你大發慈悲,想想體例吧,您要多少銀子您就說,不管多少銀子我也情願,甚麼人蔘、鹿茸隻要你發句話,我也能給你找到,哪怕是要我傾家蕩產、上刀山、下火海我也不怕。求求你了,老神仙。”
“行啊,你既然愛喝,那就在府裡多住幾日吧,府裡的茶葉也任你遴選。”歸正不是妙嬋本身的。按鎮國公府諸位主子的分例,妙嬋每月能分到白銀二十兩,各色茶葉二兩,布匹綢緞多少。她對茶葉不感興趣,天然之前也冇領過。積在一起,也夠老牛頭喝上幾壺的了。
“你這娃是胎裡帶來的弊端吧。”一旁的老牛頭悄悄一瞥,開口說道。
“好,那就這麼說定了,等我喝過你們府上的茶,我可就要回虎帳裡去了。”老牛頭但是有軍籍的人。固然軍醫較軍士安閒些,但也不能違背軍紀,不然輕則二十軍棍,辭退軍籍,重責亂棍打死,軍法森嚴,可不是說著玩的。
“喲,這是又在跟人說你那一套茶經了吧。”
“多謝道長讚美,多謝道長讚美。小子也不過是對茶道剛入門罷了,還冇學到精華呢。茶聖陸羽《茶經》有雲:要想泡好茶,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哎呀,我跟你說說,你家這泡茶的小廝程度可真不普通。好茶葉配上好茶師,貴府的茶但是一流好茶啊,你這個不懂喝茶的人真是糟蹋了。”牛老道對著妙嬋就抱怨起來,美滿是恨鐵不成鋼,一個好好的女娃兒,跟著他幾年,他的一身醫術和茶藝都冇學到。醫術倒是學了半桶水,茶藝完整就是一竅不通。再好的茶在妙嬋丫頭口中都跟白開水差未幾。
“弟妹,但是給大郎瞧病的神醫來了?”妙嬋正籌算把老牛頭帶到紫英苑,老遠就聞聲王氏的呼喊。
“是你的侄兒,我天然是要看看的,不過,你也曉得,這世上就冇有百病百治的神醫,我可不敢給你打包票。還是先看看吧。”
“冇錯,冇錯,最頂尖的茶就是如許泡出來的,要想喝好茶,就得麵麵俱到,埋頭咀嚼……”牛老道和小廝美滿是茶鍋配茶蓋――絕配。長幼兩人就動手中的茶湯說得天花亂墜。
“行,不過我在信中跟你說的事,你感覺如何?”這纔是妙嬋傳書與老牛頭的啟事,就是瞧瞧大哥兒的病。
“那倒是,君山銀針,汝瓷茶具,在都城裡是很多,可如果再加上小哥你這泡茶的技術,隻怕在都城裡找不到第二戶人家了吧。小老兒這點眼力界還是有的。”牛老頭不愧是被李妙嬋讚為“茶癡”的人,真真是火眼金睛,一句話說得泡茶的小廝心花怒放。
“那是天然。不過他喝了銀杏葉湯水後,身子是有好轉。我已經讓人去傳話了,等一下就帶你去看看。”妙嬋也曉得世上底子就冇有百發百中的神醫,書中的神醫也不過是襯著假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