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106.巧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黃巾亂後,漢室風雨飄零中,處所吏製名存實亡,邊軍已難獲得兵員彌補,來自各州郡的士卒則有很多家室被毀於戰亂,退役後無可歸處,便被留下持續退役,此中最長的已退役八年。

他並不曉得,這些蛾賊老弱們最小的不過幾個月大,尚未斷奶,由老婦人揹著前來;最老的七十不足,還杵著柺杖。長幼都有,唯獨缺十六歲至五十歲中丁壯男女,行到滏口陘,很多人早耐不住溫飽頹廢,剛到地頭便稀有百倒斃峽穀外!還冇等鄧季號令傳到,雖未放其等湧入涉侯國,但田疇與韓齊聯手,已開倉熬粥送出去,又派精乾取乾草先為他們搭建窩棚禦寒。

在這亂世掙紮求存,鄧季從裡到外早煉成一名合格的賊人,自認也會心硬如鐵,也能冷視無辜,也能擄掠四方,也能強霸民女,但這是足足的七萬餘人丁,存亡全在自家一念之間,真開得了這口?

治下本就有人馬近五萬,就算四周擄掠想方設法挺過一年,涉侯國多為山地,有匈奴威脅,壺關以西的地盤又底子無人耕作,在現有出產才氣下,靠這點地盤要贍養十七萬人丁,底子就不成能!

可胡蝶效應在,這時候又呈現偏差,於毒等黑山賊眼紅鄧季久矣,想著能拖垮這小兒倒也不錯,便在臨彆前對長幼們發了一次善心,大肆鼓吹黑山百部,疙瘩最富,天下還能贍養他們的賊人,首數這位涉侯國的鄧疙瘩。

現在宗子城內兩萬餘漢軍,郡縣兵與邊軍各占一半,郡縣兵是上黨郡本地人,邊軍卻來自天下各地,戰力比郡縣兵強不說,又無家室拖累,張楊端賴重賞才氣留下他們效命。

為抨擊敢打劫匈奴鐵騎的山賊鄧季,於夫羅招他的弟弟、左賢王呼廚泉來援,有張楊在手,感覺兵馬儘夠威懾漢軍後,令呼廚泉留守看顧宗子,自家親率七千騎出兵伐壺關。

連遇公孫瓚、於毒兩位打劫,這些長幼蛾賊們不成能再有存糧牲口留下,現在又是寒夏季候,從東郡跨魏郡過來,一起凍餓死者定然已很多,能捱到滏口陘外便萬般不易,自家若再回絕,此中能得生者幾人?

汗青上,這些黃巾殘部流浪數月,多數凍餓而死,剩不敷萬人與泰山部敗北來的黃巾彙合,待四周脅裹,又起三十餘萬人馬擄掠東郡,直到被曹操擊敗光複。

與公孫瓚戰中,這股黃巾被其斬殺的數萬儘是賊中精乾,遭俘的七萬亦為精乾與婦人,能尋彆的活路的也都逃脫,餘下這十萬出頭儘多為老弱,甚可貴食求活,碰到於毒,隻要被兼併的命,再被其從當選走萬餘人。

於夫羅率軍在壺關外擺開步地,尚在趕製攻城東西,左賢王便已逃奔過來,報上凶信。

對於毒來講,自家糧食不敷用,那裡還能白贍養彆人?他將此中能用的萬餘成年男女選走後,剩下就滿是隻會耗損糧食的長幼,對這些白髮蒼頭與稚齡孺子,他怎肯再收留?

待聽聞黑山賊鄧季部半道截殺匈奴南掠各隊,邊軍們暗裡對其生出好感,竟有老卒合議,欲偷逃投奔壺關山賊去,隻是於夫羅突騎一向防備甚嚴,未得機會。

翻開史乘,我們就曉得汗青上從不貧乏偶合,乃至能夠說,汗青就是由必定下數不儘的偶合與偶爾構成的,而當某些偶合湊在一起時,引出的竄改常常讓人目驚口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