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16.初聞黑山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黃巾起事之前,承平道最首要的力量全堆積冀州,張氏兄弟三人選此中精乾者教誨技藝,挑得精銳八萬,全把握在大賢能師張角手中。

於羝根嗬嗬笑道:“愚兄哪有這般本領,不過求庇於平難中郎將羽下,家眷長幼藏身太行中,可保無恙,自家纔敢出來行走!”

廣宗敗北,這支精銳黃巾有三萬餘戰死在官兵夜襲中,餘者儘數投河,無一投降,大部被滅頂,卻也有零散幾股殘部逃脫,於羝根當時僅為軍侯,幸運得逃脫後,在四周收攏得殘軍千人,展轉各地,到現在纔會聚起四五千精乾。

“哈哈哈!”

“既如此,他等應已是朝廷官員,怎還和兄長等混在一起?”

鄧季也不例外,後隊老弱們趕上後,他將屯中瑣事丟給韓齊、方蒙,本身湊到中軍去刺探動靜。

振動,是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

張燕是常山真定人?聽他籍貫,鄧季又想起另一名大名鼎鼎的武將,三國最受人愛好的趙雲,他曾恍惚記得,演義裡提過彷彿也是常山真定人,長阪坡吼怒“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影象深切,他和張燕是同親?

扭頭見是本身轄下的少年屯長,田小侃苦笑道:“那位便是這支黃巾渠帥,可知他名號麼?”

羝根駭怪道:“他降了漢室?”

羝根所部老根柢是南陽黃巾,這位於羝根將軍所部倒是冀州黃巾,當年人公將軍麾下的精銳。

吉拜,就是遇吉事時的正拜,男上左,女上右。

這支官兵滿是精銳,他們後撤,路遇的黃巾軍有力追擊,羝根麾下氣力尚不如他們,更不敢去追。

“兄長!”兩人並未敘過年齒,可聽對方曾是人公將軍帳下精銳黃巾,羝根當即便放低了姿勢:“既聚得這些精乾,老弱家眷想必也很多,怎不得見?”

劈麵大鬍子點頭:“說不上降,客歲邊章、韓遂隴右起兵,威脅三輔(注1),朝廷自顧不暇,張將軍趁機上表,洛陽城裡那位大漢天子無法,隻得封他個平難中郞將的官銜,不但如此,將軍麾下另有位叫楊鳳的將軍,也一併封為黑山校尉,有舉孝廉計吏(注2)之權!”

劉龐孫田諸將咋舌,鄧季亦苦笑,這位張燕他不記得演義中有提及,不過遊戲裡倒是碰到過的,各項才氣值都很不錯,冇想到就居住於太行山脈中,另有如此大的權勢。

褒拜,是行拜禮後為回報彆人施禮的再拜,也稱“報拜”。

黃巾起過後,這支精銳武裝數次與官兵相爭都不落下風,後張角病死,這支精銳歸到張梁麾下,在廣宗與官軍連番大戰,曾一度逼得皇甫嵩緊閉營門避戰,便可知其勇猛,若不是最後皇甫嵩乘其不料夜襲勝利,端的擺明廝殺,最後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孤陋寡聞的南陽蛾賊們這才曉得人間另有這般人物,當著大漢的官還是能明火執仗劫奪,想想不免讓人泄氣,一樣都是做賊,人和人的差異如何那麼大呢?

這就是隻要在太行山活動,頂著張燕的名號,各部都能儲存自主權,需求時再調集起來的意義了,這和併入彆人完整分歧,羝根也明白背靠大樹好乘涼,頓時情意大動,頓首(注3)拜道:“煩請兄長引見,給小弟這萬餘人丁條活路!”

羝根將信將疑,但見其並無不當處,隻得回原地小翼跪坐好,聽他持續道:“這位平難中郞將,本姓褚,後改姓張,名燕,常山真定人,光和七年大賢能師率我們黃巾起事,他與博陵張牛角等在黑山起兵照應,自號黑山賊,攻癭(ying三聲)陶時張牛角罹難,臨危傳位於張燕,其下分數十部,便藏於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郡太行當中,多則兩萬,少則四五千,合計已有幾十萬人眾,精乾能戰者不下二十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