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229.十都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先前的話算是動員士氣,接下來纔是給任務:“河南新增百萬人丁,兩郡地步將養不下其等!今張濟移駐於宛城,除武關另有其軍駐守,可謂已儘棄弘農之地,我正可先取地而養民!諸位分屯駐入其地,當謹防長安西涼軍襲擾、盜賊反叛,亦需清算軍紀,勒令卒兵勤加操演,不成有失!”

籌算如此,然新挑出的一萬七卒兵心尚未穩,官倉也臨時拿不出糧安設百姓,隻能先將公眾屯駐在河內與河南兩郡內,尚未給他們建戶冊,亦未使精乾、卒兵們強行立室。

臧霸、孫氏兄弟很有才調,原泰山賊的軍紀、統領都要比黃巾、袁術軍好很多。

楊氏雖不在,然弘農郡多山,這亂世中自多生盜賊之輩,劫奪災黎,亦可貴管理,離李傕、郭汜又近,故鄧季將新任的十三都尉儘派往駐紮,清除流寇,防備西涼軍,同時整合練習軍隊。

不過十數日,鄧季新委的十三都尉已折三人,其等所統之卒兵隻得又再打散,歸併給其他十部。

缺糧也確切是大題目,以後。鄧芝奉令往荊州說劉表借糧。

百姓尚未遷到弘農郡,十三都尉先出屯弘農,清除境內鬨民、賊寇。

麵前的十三人來源不一,期盼也不一,任用何報酬何職,卻都不是好怠慢的,稍有不慎,便要惹民氣不穩,鄧季便乾脆先給過渡軍職,全暫任為都尉:“我新得卒兵萬七之數,當新組威烈軍為用,餘者儘編入守備之軍!參智囊之議,待解糧匱之局,我當出軍長安,討李傕、郭汜二賊,迎天子東歸!當時當以你等十三都尉為前驅,觀諸位之軍功,拔威烈軍之四校尉,餘者編入守土之軍。”

注:弘農楊氏中楊奉之子孫顯赫,但很多人誤認此楊奉便是李傕將領楊奉,實際隻是重名,楊家將祖上之楊奉,乃東漢末年太尉楊彪的爺爺輩。

缺糧、境內不平穩確切是一個方麵,但更首要的,是鄧季不曉得要和天子、朝臣們如何相處。

河南、河內兩郡之地包容不下這麼多人丁,鄧季最顧忌曹操,之前與其合作並不鎮靜,為將來籌算,汜水關以東之地還是空出來做緩衝地比較好,不宜安民。倒是李傕、郭汜敗亡不遠,目前最輕易取的新地盤就是西麵函穀關外,已又可算空位一片的弘農郡。弘農雖山多耕地較少,然轄地足有河南加河內兩郡之地大,其九縣亦可養數十萬民。

出屯弘農第七日,都尉何曼因私殺麾下卒兵,為監察拿問,押送往雒陽,鄧季令斬首以明紀。

故鄧季與田豐等計議過後,決定將新得的刀盾卒與部分弓卒組建戍守之軍,地步劃一,薪資卻比虎牙、蕩寇與河南四偏將所屬之卒兵減半,亦不再給賜戰馬,改成步兵守土。

何曼被斬,惹得何儀頓時大恐,複領數十舊部叛逃山林,再為盜寇,後為孫觀所征討,臨陣斬殺。

雖已脫去賊名,可要問大漢天下現在那邊黃巾最多,毫無疑問是鄧季麾下,反朝廷這麼多年下來,叫蛾賊們如何等閒接管天子的存在?

不說彆人,就是鄧季本身也並不想僅僅做一名大漢忠臣。

將領如此,老賊、兵痞們也略收斂起昔日習性,開端漸漸融入軍中,情勢才得好轉起來。

此時大師職位都一樣,今後如何憑軍功說話,不管內心如何,新來乍到的無人會有貳言,齊回道:“某等當不負將軍之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