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立下破李傕、郭汜大功,鄧季天然對勁之極,便以其為威烈將軍,孫觀為果毅校尉,彭亢、劉辟為戟騎校尉,雷薄為射聲校尉,配上軍吏、醫匠、監察等,組建起威烈軍。
袁術權勢又受一挫。
建安二年春,孫策已崛起於江東,與袁術完整分道揚鑣。
斬李傕等當日,自三輔、河東逃到鄧季治下的災黎,多往圍觀,李傕等屍首儘為民所分食。
與曹操已翻臉,四方皆敵,現在鄧季隻嫌兵馬不敷用,隻是到亂世十一年,一些老卒兵年事已大,也漸該退出,為首的便是遊擊校尉馬皮,授勳田請其榮養於雒陽後,其位由艾蘭受領。
令人頭疼的瘟疫,鄧季防備辦法有效,本來河南、河內、弘農治下,隻要少數民屯中另有患者存在。都已隔分開救治,傷寒已根基獲得節製,新抱病者極少。
——
郭嘉、荀彧等俱讚,之前為帝都地點,司州便是首要之地,長官特稱司隸校尉而不名州牧刺史,以示職位獨高、首要。現在天子已出關東,此職再被民賊鄧慕安竊居不得當。
一戰後,郭汜死於亂軍中,俘李傕並其子李式,侄李利等二百餘人,多為李傕倖存下來的親眷,押往雒陽後,鄧季令儘斬於校場外。
此令一出,頓嚇跑很多豪族,不過宗賊亦複盛,糾結白波各地反叛。
開春後,鄧季之六校尉再兵討長安,與李傕、郭汜數戰皆勝,所剩的西涼眾或降鄧季,或者私逃回涼州去,李郭二人見勢不妙,亦領千餘殘騎西逃。張遼部常日練習最好,卒兵本事苦,辛苦三日追上,張遼大破其軍。
也就是這年春季,聽聞天子又出雒陽,為曹操所迎後,袁術以為漢室微小,已不必遵,去歲他圖謀劉備徐州之事固然失利,卻也按捺不住自家想過把當天子的癮,覺得塗高便是他袁公路,以汝南袁氏之四世三公,海內愛護,若得登高一呼,來奔者還能少?又受神棍調撥,便建號仲氏,以壽春為都,自稱帝,又改九江太守為淮南尹。
郭嘉眯眼道:“其等搶先求關中穩!我觀鄧季數年行事,擁雄兵數萬,卻隻循規蹈矩,雖說步步為營,使治下皆能得固,然沉穩過分,涉險之意便半點也無!鄧季不敢弄險,為將軍計,可遣偏師鎮於潁川,威懾梁縣。另於天子處討旨,使劉表奪武關、取弘農討賊!鄧季不複東望矣!”
安設在定陶後,曹操常要親問天子餬口起居,服侍得全麵,亦隨百官上朝,禮數齊備,又與百官為友,連帶鐘繇等也彆眼相看,漸歸心於曹,
“妙!”
與謀士計議時,程昱道:“今將軍奉天子順民望,四野俱得立名,隻苦光陰尚淺,根底不敷,不成有失,竊覺得河南尚難討!”
徐盛自虎牙軍中調出,其本來的果毅校便由死活要黏著太史慈的管亥來出任校尉。到這時候,鄧季纔算賞過他領數萬人丁來投的大功。
鄧季得三輔之地新歸入治下,版圖雖擴大近一倍,人丁卻冇甚麼增加,還得分兵去駐守,防馬騰與張魯。
待鄧芝、韓嵩等檢點過三輔人丁。才曉得為何民憤如此大。
聽聞天子已被曹操迎出關東,河東太守王邑當即棄官,追往兗州去。
本來的大漢中樞之地,京兆尹、左扶風、右馮翎三郡現在加起來還不敷四萬戶百姓、十二萬口人!且十二萬人多為老弱病殘,倖存的精乾多已被李傕等挾裹到軍中利用,婦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