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趙雲、臧霸、郝昭多已得知,徐盛以此為收場白,才又語道:“主公將我自虎牙調出,新組一校,軍中卒兵儘以我為老校尉,再組新軍,我必為驍騎將軍,此謬也!”
己等已聚齊三萬餘人,馬隊亦有近萬。對方卻渾不放在眼中,敢主動反擊。衛固略吃驚,急令人往前堵城門,又往東門、西門調軍來援助。
此語亦雄,但是行事當舍難取易,臧霸、郝昭齊聲道:“先破衛固、再取袁尚!”
臧霸前次因手臂脫臼。闡揚得不好,還讓在泰山賊中位於其下的孫觀得去威烈軍果毅校尉之職,早煩惱得緊,亦怒道:“此言皆早,且看我臨陣破敵!”
看劈麵的兩萬五千軍比之前衛固等叛軍整齊很多,徐盛記起為果毅校尉時的標語,揮戟指劈麵高呼道:“諸位因武勇得選卒兵,戶為功良之家,得居布衣之上!夫卒兵者,當奮果毅之壯烈,騁兵戈以赴難,逞威於疆場,顯武者之勇,報主公大恩於當前!此身便埋骨三崤山,亦無恨也!”
待衛固、韓暹在左邑收攏殘軍,本來兩萬五千步兵隻剩六千餘報酬用,馬隊倒也另有六千許,李堪已先死在亂軍中。
按趙雲現在對鄧季治下的體味,想讓以勇悍為榮的卒兵崩潰,倒是在做夢,隻是見三人俱要爭功,他直接問道:“袁尚軍未到,亂軍圍而不攻,是待後盾至也!我等當此時反擊。或待袁尚至再齊破?”
投奔鄧季不過一年許,郝昭已由屯長升任到校尉,可謂緩慢升官,與之前比早已是兩個分歧的天下,不過將軍位就在麵前,此時亦嫌不敷,大笑應道:“徐校尉勿急!欲做將軍,且先問過我郝昭!破此敵我當得首功,不讓張文遠專美於前!”
四校尉就此議定。待將不肯受四等民之策的大戶人家儘從城南攆出城去,張義與郡中官吏鼓勵數千百姓精乾上牆助守時,已過兩日工夫,聞袁尚兵鋒已過絳縣。
萬幸衛固與韓暹之前已宣佈過,行兵變事被俘後,便得河南不殺,亦會被貶為罪民,是以乞降者未幾,就此散去的倒很多。
衛固等三萬餘亂軍圍城。行的還是圍三缺一之策。東西兩麵城門外皆安設有很多鹿角、拒馬,不過各隻五千餘兵馬,是防城中兵馬衝凸起的;北城外鹿角拒馬少些,卻聚軍兩萬餘,應當是賊眾主攻方向;唯南城放空,不置兵馬。專誘城中卒兵出逃。
韓暹又先走一步,引得留下的亂軍再複大潰,被臧霸校先攻破縣城,斬殺衛固、侯選於城內。
“破敵!殺!”
韓暹軍六千餘人在前,兩輪箭雨後便接敵,隻是實在擋不住對方這很多鐵騎,見部屬未幾時就哀嚎連連,徐盛等強軍如秋風掃落葉般,所向儘披靡。
程銀獨領數十騎,亦逃往袁尚軍中,痛罵韓暹無義,終招致兵敗。
待應和聲落下,徐盛又調頭對三位校尉道:“驍騎將軍之職,還看本日破此敵!殺!”
程銀、侯選、李堪等卻大受其害,見河南卒兵殺人如同收割稻草,自家部眾不一會便傷亡慘痛,棄械奔逃者已眾,忙語衛固道:“事恐不濟,且暫退!”
見徐盛等不過七千餘騎,尚不守堅城中,袁尚不由大喜,謂自家這司州刺史要做得實至名歸也。
衛固雖煩惱,此時卻冇法,隻好守著左邑,用心待袁尚軍來。又去怪韓暹不先告之鄧季軍如何難敵,戰時卻先逃,剩下的六千步兵中,倒有一半為韓暹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