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297.易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晉陽城外休整一日,趙雲領軍先往長安去,剩下的徐晃以下六千軍儘是傷卒,隻能先留在此地保養一段光陰,再歸司州。

待見張燕座上客是位麵熟的少年文士,聞其自稱與鄧季有舊,徐晃問道:“足下不知何時與某家主公瞭解?”

楊鳳道:“然亦恐放歸二子,袁紹軍複來!”

現在徐晃已勉強能普通行走,軍中重傷卒兵亦漸病癒,正欲尋張燕商討雄師先行,留重傷號在晉陽涵養諸事,聽其相招,便進城來見。

再問,方知此人本是官宦後輩,已舉孝廉,黑山賊兵到境,縣令外逃時,他將家財儘散於城中百姓與軍士,故大得民氣,方能在祁縣驅民自守。

“公孫一日不滅,袁紹一日不敢傾巢而出!”對著半空猛揮一動手,張燕道:“袁紹雖急報仇,卻亦隻好暫忍。吾等當前之急,當趁易縣未破,速安穩四郡,若能征得名流治處所、募精銳組強軍,使四郡之地成基業,東有太行動屏,何懼袁紹?”

審配暴喝道:“此二人害主,當斬!”

隨軍謀士有審配、郭圖、辛評三人,對袁紹後嗣事,辛評、郭圖主張立宗子袁譚,審配卻與袁尚親善,幾人之前便爭論不竭。此時辛評、郭圖勸袁紹道:“將軍身負國事,豈可枉顧於私?賊矜持有三公子為挾,所圖必大。若使彼輩得逞。是資敵而傷我,幷州不複有,大局自此壞也!聞得晉陽一戰,逢元圖戰略雖敗。黑山、司州受創卻重,待將軍領軍至,當能一鼓而克,複得太原、上黨。今鄧慕安正用兵西涼,待幷州平、易縣破,司隸亦可得圖,就此成萬世之基業,望將軍勿自誤!”

此人年事雖輕,辭吐見地卻都不凡。得詳細後,張燕不覺得罪,倒動了愛才之心,親身鬆綁,好言招攬,隻是少年回絕道:“謝過將軍!然某本不堪用,前又與鄧慕安有舊,若將軍不罪,當舉家遷往司州!”

一語震住彆人。審配方纔對袁紹道:“今將軍虎踞河北。掌四州之地、帶甲十萬,人皆覺得雄也!若尚不能保全子侄性命,難道貽笑於天下?”

審配之語正給袁紹台階下,順勢道:“審正南語急,公則、仲治乃為公心!然其言有理,若兒輩受害於賊,吾失名流之望,於事有利!”

郭圖便知已不成再勸,辛評卻大聲痛哭:“古今圖謀天下者,豈能夠如婦人般以家室為念?幷州失、司州安!鄧季若定西涼,河北之局自此壞也!”

此時再進軍太原,那是逼愛子速死,袁紹無法,隻能先領軍入駐雁門的郡治陰館縣,籌辦遣人往晉陽去與張燕談判,換回袁尚與高乾。

兩軍分人時,俘虜倒多願從司州軍,不肯留歸黑山,最後不得不強行拆分,惹得張燕惱火不已。

待得見,公然隻是位二十歲擺佈的年青人,張燕問道:“足下領民抗我雄師,為袁紹儘臣節乎?”

少年點頭答道:“袁本初不敷成事,某非其臣下,隻不肯見鄉裡受賊兵塗炭而行此事!”

不待楊鳳再開口,張燕又正色道:“傳令下去,今後各部若再有擄掠肇事者,我必降重罪!”

張燕使者笑道:“我家平難中郎將亦為人間之雄,豈有食言之事?”

少年答道:“家父數年前亡於涿郡任上,某送柩歸鄉,於鄴城遇貴軍奪棺柩,由鄧公了償新棺,故此瞭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