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本還放心呆在獂道,等著麾下雜牌與羌氐先耗損些司州卒兵,一日,突有埋伏在司州的細作來回報,之前河東養傷的蕩寇軍,已出發向西。
西涼騎軍與鄧季的軍隊分歧:司州軍逢戰,卒兵各自戰頓時多揹負數日乾糧,又以專門馱馬帶全甲士、馬半月糧秣,待有不敷再尋城彌補,長途奔襲雖不可。本土作戰或鄰近作戰卻甚迅捷,從不擔憂被人截糧。西涼馬隊遠來,此戰耗時當久,戰頓時雖都帶著乾糧,卻抵不得幾日,後營糧秣必須籌辦充沛。
北門外孫觀也有建立,領果毅校連踏破三支人馬戰陣,儘毀東西,待前麵大隊羌氐騎上前來救,方自顧回城。
尚未開戰,已是貌合神離,此二人便得勝,也終將另有一場好廝殺。
韓遂兵馬雖多,家業大卻比不得馬騰孤注一擲,留宗子與部將田樂、陽逵領一萬精騎留守金城,自領謀士成公英、健將閻行等,亦率三萬餘眾,與馬騰會師。
隻威烈一軍,便抵得西涼聯軍在冀縣外冇法寸進,鄧季若再得添一軍,戰局更要倒黴。楊秋、成宜等又不肯死戰,韓遂無法,隻得親領軍上前督戰,又遣使聯絡馬騰,共同進兵。
不過隻要不中鄧季狡計,十餘萬雄師數倍於敵,堂堂正正推動也能碾壓司州卒兵,是以兩位老兄弟都以大將都督守火線,至於火線交兵——先等楊秋、成宜、馬玩等豪強與羌氐七萬軍馬打光了再說。
老韓遂躺在軟榻上,笑對成公英道:“田豐、賈詡皆善謀之輩!我軍勢強,隻慮其等以狡計斷糧。故才遲延至秋火線出軍,今軍中糧足,堅壁清野亦無用,彼等另有何計可施?”
其他楊秋、成宜、馬玩等憑藉韓遂的部眾,張掖、酒泉、武威等地欲隨雄師撿便宜的豪強,聞西涼聯軍籌辦渡河,秋收得糧後,亦各惹人馬來會。
作為謀士,成公英需求考慮的還更多些:“彆的,主公尚需令各部俱遣細作四布,鄧季四軍皆騎,需謹防偏師襲擾!”
若非憂張遼威烈軍在後襲奪軍糧,倒可不顧冀縣,直接繞疇昔取三輔之地,聽聞司州在鄧季治下,現在火食已稠密得緊。
得韓遂遣人佈告過,馬騰依允,暗道成公英戰略倒不差,可惜自家麾下無出眾謀士。
張遼、孫觀收軍回城,不待楊秋等喘口氣,冇過量久,彭亢、劉辟兩校又分從南門、東門凸起,城外諸西涼軍雖已有備,攻城東西亦被毀去大半。
彆的,另有羌氐各部出軍呼應。
彥明是閻行的字,他固然年青,現在卻已是韓遂部將中勇猛第一。前歲與馬騰軍混戰時,閻行以斷矛柄刺中馬超脖頸,幾近當時就置馬超於死地,其親兵死命搶回,養傷兩月才得愈。且閻行勇悍不說,平素又慎重多智,甚得韓遂重用。
主持西門攻伐事的成宜收攏潰兵,再調弓手上前時,張遼軍已毀去丟棄的東西,施施然回城去了。
西涼雄師來犯,隴西、漢陽兩郡之民,既有棄鄧季而改北投的豪族,也不乏不肯隨老幼避往三輔,要賣一把力量助卒兵抵當的昔日貧戶男人,冀縣城內漢陽太守韋康、縣令趙昂兩道令下,早聚起上萬精乾,幫手威烈軍守城。彆的另有留下的二十餘縣數千差役,都是退役和今歲才當選的刀盾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