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人向來彪悍,聯軍並非烏合之眾,能在冀縣外大破韓遂,西涼最大的一股權勢已蒙受重創,鄧季天然心對勁足,隻是殺敵三千自損八百,麾下四軍也急需休整、彌補。
——
這時候,加上收攏的敗兵,韓遂又有了兩萬人馬。
此番韓遂、馬騰聯軍攻鄧季,麴義已早留意,暗使麴演稱病不隨軍出征,又多遣細作往探動靜,鄧季開釋的降卒尚未歸金城,麴氏已得知韓遂大敗,先就在兩郡放出風來。
鄧季揮師北上時,韓遂軍纔剛在河道上架起浮橋。待探馬報司州雄師至平襄,韓遂才命令渡河。
鄧季開釋降卒,渭水河上的水軍天然不會再來難堪,反倒願渡他們過河去。走隴西歸金城要近很多,聽得又是鄧季之令,降卒們戴德,很多人丁念:“鄧慕安仁義之主,此生再不與其為敵!”
——
司州軍馬不急追,為收攏更多敗軍,韓遂便行得不快,固然要為此多宰殺數百匹戰馬充作口糧,但隻要能多儲存下幾分氣力,歸去後向豪族、羌氐討要換購馬匹也輕易。
能得鄧季大恩開釋,這些降卒已歡暢不已,多挑選歸鄉。他們的甲冑東西已儘被收繳,三郡內又是堅壁清野的,倒不怕有人反叛肇事。
河內敗北於鄧季後,麴義棄袁紹,千裡迢迢返回家屬,天然不甘於就此冬眠!
到韓遂毀去浮橋,駐軍北岸,傳令境內各處軍馬來援,防司州軍馬渡河攻金城時,已生變故!
麴氏本就部曲浩繁,且長年與羌氐為敵,儘皆彪悍能戰,除當初麴義帶往中原的兩千騎外,西平另有四千餘,麴義返來數年間,又擴大到七千之數,常日操演。
此次聯軍討鄧季,韓遂亦不料損兵折將如此。
徐晃駐軍在獂道縣城,探得韓遂敗軍顛末,天然也要出來劫殺的,趁亂大肆掠取甲兵、馬匹、旗帳,俘虜人丁。
就連定下戰略的賈詡本身也冇想到,他預期的成果會應驗得如此之快!
韓遂既吃大敗,金城確切需求一個更馳名譽、更有本領的大人物來帶路,田樂、陽逵當即應下。
隻是便再給他多一倍人馬,也已對局勢無用。
成公英派出的標兵與隨後逃來的零散潰兵回報,戰後,鄧季駐軍冀縣休整,並未有追擊,韓遂方纔安閒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