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州之策吸引小民,軍吏又特地提講可攜家眷長幼隨往司州。願隨的降卒便有一萬二千人。其他自散歸鄉的本地人三千。剩下六千就都劃歸劉備。
然後,起事的叛軍引領司州軍馬入城,到處絞殺張濟殘黨。
幸虧現在南陽兩百餘萬人丁,很多是新避禍來的流民,初來乍到的多數尚無地步謀生,為了吸引他們,雄師還未出長安,已有細作在南陽哄傳之前就在河東用過的兒歌,曰:“慕安所治,給賜房田。孤寡鰥獨,儘有所養!畝稅兩鬥,餘無賦費。兵徭苦役,俱不征調!隨往其地,可得安居!”
在這場對張濟部將的拉攏戰中,鄧季力壓曹操,大肆得勝,宛城內很多將領都已暗中改向司州,隻待機會。
能得輕取宛城的原因,就隻因張濟麾下軍士大半為西涼人。中初級將領則全都是。
在鄧季等眼中,搬家長安年餘,雒陽城彷彿統統還是。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耗時亦久,每聚齊三五萬人丁,便由一甲士馬護送走。
從李傕、郭汜伏法時候起,來自司州、兗州的曹鄧兩家細作就在宛城格外活潑起來,幾次與張濟麾下部將打仗,但是除倆名死忠斬殺掉細作,將此事告於張濟外,其他全坦白不報,那天然是或扭捏不定、或暗中輸誠的了,有些乃至同時向曹操和鄧季兩家賣好。
隻是對司州軍接下來的行動,又有磨難言。
幸虧鄧季也不去奪占無兵無將的縣城,隻到各鄉野中勸民北行。
不料押出城的降卒儘集合在城外郊野後,鄧季公然命令,便稀有百軍吏來往於降卒人群中,大肆宣講四等民之策、卒兵遴選等,奉告司州隻領誌願往者,其他欲歸家為民或附劉備皆能自便。
司州雄師前鋒剛到城外,城內便四周有人造反,未幾時,北城門也被獻出。
劉備一眾前次已路過,還是忍不住再一次羨豔眼紅。
張濟也算梟雄,其擁兵近五萬,又仗雄城深壕自守,但是隻是一日工夫,便城破遭誅殺。
待入城的威烈、驍騎各處彈壓,安寧住局麵檢點,此戰共得投誠的叛兵七千,降卒兩萬餘。
即便將宛城送給劉備,梁縣今後還是驍騎軍的駐地,故而鄧季未派新的偏將來鎮守這道流派。
見勢不妙,很多底層的本地軍士,直接丟棄甲冑東西,往民居中去求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