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上庸尚屬於漢中治下的縣城,到曹魏期間。纔再新分出,劃成上庸郡。
正因為此,入主宛城後,劉備纔多來往於襄陽而非雒陽。暗裡結好劉表。
就算安定西涼韓遂,組建起新軍,鄧季要謀奪漢中也很不輕易:若自三輔出兵,隻要子午道褒斜道陳倉道等幾條倒黴雄師通行的棧道峽穀;自天水(漢陽)郡出兵,需攻險關陽平關;自武都出兵,一樣多險途。
徐庶考慮一會,點頭:“吾等欲取漢中,天水武都三輔皆倒黴雄師出行,劉備既自棄盟,莫如先討歸南陽,今後循劉備出兵門路,省力很多。”
還好,沿著漢水逆行而上,直到改航庸水,再前行數十裡,全軍下船來整軍,除有幾艘革船漏水淹冇,淹死十幾名軍士外,其他都無大事。
司州敗北曹操,劉備自認也有一份功績,已回報了鄧季收留的恩德,現在該是為自家謀算的時候了。
且其等數郡,多一馬平地,易攻難守之地,若自家冇有一處如同袁紹之魏郡曹操之東郡孫策之丹陽劉表之南郡鄧季之河南如許紮下根的處所,便得占之也隻是一時,遲早又要被人攆走。
船隊正中亦有一艘兵艦,在一眾劃子中算得鶴立雞群,在全部飛行的大多數時候裡,船艙內劉備都悄悄搓著雙手,孫乾糜竺孟建坐在他劈麵,亦都麵色凝重。
此番出兵,已是容不得再失利,故此,沿途劉備君臣都免不得嚴峻。
龐雙戟身後有袁紹,劉備身後可無人!且漢中是田豐賈詡徐庶定下的下一個計謀目標,劉備作死往取,擋住自家入蜀之道,豈能不討?
在這類嚴峻壓抑的氛圍中,船隊沿著水路一向向前,終究行出南陽郡地界,到碰到江中一處沙洲時,便是另一條支流庸水(注2)彙入漢水的入口,到了此地,船隊便轉航到庸水中去。
蕩寇威烈二軍雖受大損,劉備此時也當有力再守南陽,討要不成,硬攻也可,免得世人皆謂司州外取不敷,大勝後尚隻能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