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56.大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氣溫越來越高,泥土抓在手中底子就不能捏成團,水潑到地上,會收回“滋滋”的聲音,轉刹時就被乾渴的地盤接收完。

張溫到北地後,借得烏桓三千突騎,剛分開幽州冇多久,中山相張純又反了。

除了太行賊眾,幽州動亂形成的流民、哀鴻也紛繁湧入,如同鄧季普通,各郡官府籌辦安設他們冬耕,一時候,冀州人丁戶數大漲,田野一片朝氣勃勃,再非鄧季等剛到時所見蕭瑟氣象。

每逢青黃不接、糧食不敷時,黑山各部便會將步隊中無用的老弱攆出太行去,本年更糟,眼看春季收成暗澹,做賊的便是想搶也冇個搶處,那邊還收留得下他們。

春燕回巢,草長鶯飛,卻又是一年萬象更新時。

天下之賊已是剿不堪剿,連皇甫嵩如許的一貫倔強派,也不得不竄改做法,他的所為,就是要用糧吸引太行山中數十萬山賊從良,穩定冀州局麵。

天子詔令豈敢不從,隻是要平叛,大漢京師的兵力已有不敷,無可何如,張溫隻得獻計,往邊郡之地借外族兵前去,得準行,此次北上,他便是去幽州借烏桓馬隊的。

他的行動很簡樸,便是動用小我乾係從荊州借糧三百萬石到冀州,除了救災外,還說動諸郡太守,出榜兜攬流民開荒。

自打劫糧以後,為保安然,穀中對外界的聯絡相同便一向冇斷過,中平四年這一場大旱,不但是涉侯國地界遭殃,大漢帝國黃河以北的司隸、幽、涼、並、冀、青都遭到了重創。

除司隸外,本年受水災嚴峻的西涼有馬騰、韓遂,幷州有匈奴、黑山,幽州有張純、張舉,青州則各處是黃巾餘黨,皇甫嵩這位大漢中流砥柱,欲仰仗一己之力,安冀州之亂。

這本是一年中最好的季候,可春播疇昔還冇一月,書院裡又被停了課。

天災不歇,**又起。

在山中窩完冬,過了歲首(注),現在已是大漢中平四年。

所謂流民,便是賊人們的另一種稱呼的,有這三百萬石糧做後盾,官府一改之前不肯納降賊人的風格,換個項目招安了。

從北麵傳回的動靜,張純、張舉兩位的稱呼強得雷人,已是蓋過張燕這些反賊前輩很多,傳聞張舉自稱“天子”,張純稱“彌天大將軍”、“安寧王”,這是多麼的威風煞氣!

三輔有難,天子天然嚴峻,皇甫嵩已被削爵降官,得用的便是張溫,他前年對於過韓遂,是以功從司空升為三公之太尉,便派他前去平叛。

這是鄧季到這世後,第一次聽到馬騰這位名流呈現,隻是這位將來軍閥的身份卻與自家一樣,也是個賊人,還是從官兵轉為賊人的。

張溫過境,黑山賊諸部都循分下來,若惹得這位領軍不去攻西涼而轉伐黑山賊才真是無妄之災,可冇過量久,當錯過農時的雨水姍姍來遲時,官、民、賊們還來不及感喟出聲,另一個讓人震驚的動靜又傳了來。

注:秦以孟冬為歲首,即夏季第一月,農曆十月。漢朝改成正月,一年的第一天,後漸演變成明天的春節。

人們已在拚儘儘力挽救,白叟、婦女、精乾、小童們全忙得不斷,可潑下去的水畢竟不成能澆透地盤,種下的糧食雖不至於顆粒無收,減產卻已是絕對的。

小麥是最怕受旱的,現在剛抽出穗來,綠油油的正看著喜人,若被大旱毀了一番勞作,豈不成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