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三國_91.封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年底時,董卓任命部下胡軫為東郡太守,原東郡太守喬瑁頓時生怨,趁胡軫還未到任,冒充三公之名,寫信讓各州郡討逆,這便拉開諸侯伐董序幕。

而後匈奴稍退,郭太領白波賊敵不過呂布統領的官兵,轉向攻略河東郡,太行西有呂布,東有麴義,張燕尚藏在群山中舔傷,黑山諸部全都冇敢出外擄掠,鄧季隻要麴義不來攻自家就是萬幸,更不敢外出。

盧植現在在朝中得用,董卓甚重;鄭玄大將軍何進時就幾次召辟,強令其為官都趁夜又叛逃脫,現在隻在青州家中用心授徒,門路被黃巾堵塞,董卓鞭長莫及;邊讓少年景名,孔融、王朗、蔡邕等都甚敬,才二十歲就被何進汲引為九江太守,不好再行加官;蔡邕在陳留家中,董卓初召不該,便以其家屬存亡威脅,又使州郡官吏逼迫,蔡邕這才勉強到京,董卓得之大喜,三日內數次改任其職。

阿瞞不冒頭,跟從統統諸侯都有性命之險,對這些事件,鄧季也僅是存眷罷了,並冇甚麼過量設法。

原豫州牧黃琬任上時,葛陂黃巾幾次與官兵交兵,權勢漸消,較大的隻剩劉辟、龔都兩股,黃琬已被朝廷召回,董卓授善能“清談高論,噓枯吹生”的名流孔伷為豫州刺史,又授韓馥為冀州刺史。

一人得道,雞犬昇天,除董卓外,其母親、兄弟、族人亦全得加封,將領李傕、郭汜、張濟、樊稠、李蒙、胡軫、徐榮、段煨、謀士李儒、賈詡等也都受汲引。

公孫度出身不高,聽他出任遼東太守,朱門望族子俱都不忿,公孫昭因公孫度位在己上,最是不忿,趁其還未到任,將其子公孫康列入軍中為伍長,對豪族名流來講,這就是極大的欺侮。

春秋戰國期間,諸侯多被稱為“公”,除世子外,其他兒子稱“公子”,再下一代為“公孫”,為彰顯自家顯赫出身,公孫便成姓,由來並非隻是一家,後代時公孫姓雖不是大姓,這時卻甚多,特彆在遼東,乃是望族。

兵強馬壯,內奸漸除,又獨掌朝中大權,董卓天然儘是對勁,先要為本身加官進爵,初以天子名義遷本身為太尉領前將軍事,封郿侯,不久又進位相國,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除這些外,另有附從董卓的羌兵、匈奴兵等,威勢可謂一時無兩。

後代演義和遊戲中熟諳的人物一個個開端出現,鄧季此時也隻能當故事來聽,自家目前除了走一步看一步還能如何?莫非跑渤海去投袁紹?

除黨人名流外,世家大族也需求拉攏,排第一名的就是汝南袁氏。袁紹、袁術雖與其分歧逃出京去,董卓還是將袁紹任命為渤海太守,袁術授為後將軍駐南陽,彆的,他們的從兄袁遺還擔負山陽太守。

不過為拉攏名流民氣,董卓也是有所作為的,他先將靈帝時因謀誅寺人事敗而死的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規複爵位,任用他們的子孫為官,在朝中拉攏原豫州牧、司徒黃琬,司空楊彪等,又啟用周鉍、伍瓊、鄭公業、何顬等黨人,還將和其等有關的黨錮之徒都拔為列卿,一時候,“幽滯之士,多所顯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