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_第46章 日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府學裡甚麼樣的學子都有,因為上課的內容都是一年年反覆的,以是有些秀才已經在府學過幾年了,他們早已經聽過課,向訓導告假便能夠不必常來,隻需歲考和科考的時候呈現便可。

書童也大抵分為兩個圈子,一種是那些有錢讀書人家裡的下人;另一種是像顧青明這類伴讀,都是秀才的兄弟啊、族人啊之類的,根基上都有支屬乾係的。而不管是哪個圈子的,根基上去飯堂拿飯菜返來吃的、幫手洗衣的都是他們。

傳聞策論還要用到筆墨構造之法、感情表達之法等,比他宿世學過的群情文難很多。

嗯,決定了,今後就要隔一段時候,出去體味一下物價程度,就寫在日記裡。

“那是因為我大姐和我孃的技術好,我才吃那麼多的。”顧青雲有點不平氣,大抵是明天太歡暢了,他就有興趣和顧青明辯論了。

顧青雲兩人連連點頭,他們把書篋放下,從速挽起袖子幫手掃地擦桌子。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就忙完了。

他本來就不想一向脫產讀書,畢竟現階段還是以改良家庭前提為主。

以後兩人就不說話了,顧青雲看著岸邊快速後退的青山綠水,歎道:“此次歸去是逆流而下,估計下午就到家了,固然才分開差未幾一個月,但感受都過好久了。”

以顧青明的寒暄才氣,他在伴讀書童的圈子還是能夠很快交到朋友的,顧青雲的動靜來源之一就是他了。

顧青雲事前跟他娘承諾過要歸去的,顧青明則是早就想家了。第一天早晨在府學入眠的時候,他還睡不著,鎮靜過後,就是想家,還跑過來和顧青雲躺在一塊說了半宿的話。

時候如流水,顧青雲感覺本身剛適應府學餬口,時候就到了十月上旬,府學能夠放假十五天,這比顧青雲估計的要多上五天,估計是有些秀才家裡離得較遠,要留出花在路上的時候。這個假期是給大師歸去幫手收割稻穀的,根基上相稱於當代的農忙假。

府城賣的蠟燭固然貴了一點,但點起來很敞亮,顧青雲偶然候就會在燈下寫話本,或者抄書,這是他的餬口費來源,根基上是由當天的學習內容決定的,如果任務重就不寫,任務不重的話就寫。

兩人就隻好用飯堂了,歸正廚子的技術還是不錯的。

顧青雲白了他一眼。

說實在的,他都冇見過他堂弟這類人。他不像方劑茗那種,根基上拿起一本書掃個幾遍就曉得個大抵,再看多幾遍,就能記個8、九不離十。堂弟背書的速率也隻比他快那麼一些,但他記得非常安穩。

顧青雲白了他一眼,把本身的稿紙拿返來,怒道:“這有甚麼好笑的?我這是練字,又不是寫經義做題,當然是想到甚麼就寫甚麼。再說了,萬一我這張紙儲存到幾百年後,先人便能夠按照它來猜測現在的餬口程度、經濟狀況,多實在啊!”

顧青雲從速夾了一筷子的魚肉給他,放緩聲音道:“來歲仲春你了局嗎?”現在是十月初,來歲的仲春就是一年一次的縣試了。

顧青明想了想,有些躊躇道:“我想去又不想去,說實在的,在你身邊一個月我感覺比我之前兩個月學到的東西都多。我還想在府學多待一段時候,到時候一次性就把府試給過了。嗯,我再考慮一下。”當然,另有更隱蔽的來由他必定不會說出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