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後崔家遭了難事兒,她也憐憫,但看到崔玉狼狽的挖野菜撿柴禾時,內心也莫名的有些解氣。
一次七文錢,在農家可算不得少了。就算出去當小工,也就一個月一百五十來文,一天五文罷了。
這話不管聽在哪家費事人家耳朵裡,都算是天上掉餡餅的功德兒。可偏生崔玉多了個心眼,按理說,村裡七大姑八大姨的,哪有個風吹草動不得可勁兒的傳,以彰顯自個曉得的多。如果然有這麼一茬事兒,隻怕花嬸子也不會瞞著一村莊人,隻跟李氏說。
花嬸子神采欠都雅,但也冇有撕破臉麵,乾脆又說了幾句皮肉不癢的就走了。平分開的時候,瞧見靈巧的跟著彆的孩子玩耍的崔三妮,她下認識的皺了皺眉內心有了主張。
“你這閨女說的,難不成還見不得自家妹子納福了?那家好人家,可情願出五兩白花花的銀子呢。”花嬸子冇想到會俄然被攔了話,之前來的時候,也冇見崔玉娘大膽的插話啊。並且李氏固然冇拿定主張,可也是動了心機的。想到這門事兒有能夠跑空,她麵上就有些欠都雅了。
話裡話外,說的可都是為三妮好,甚麼今後必然能想員孃家的蜜斯一樣度日,頓頓都能吃白米飯就肉,今後還能找個好婆家。
“這倒是,水根家的,這可不就合了你的意?還不從速感謝陳婆婆。”邊上正在搓麻繩的一個老嬸子,也插了嘴。她倒不是看不中水根媳婦的模樣,隻是風俗性的湊個話罷了。
冇過幾天,就有人傳起了閒話,說崔玉娘忒不是好歹。花婆子那麼麵子的人要給三妮籌措個好人家,可冇等當孃的開口呢,崔玉娘就把人趕了出去。
中間陳婆婆斜了她一眼,這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她最是懶得理睬。可眼瞧著那人越說超出,連帶著都有人也感覺崔玉娘這閨女冇教養了,她可就有些看不下去了。
一時想到閨女開暢通透了內心歡樂,一會兒又因為想到初六趙家那邊會有人來提親而有些失落。李氏這神情也是幾經竄改,最後歎口氣讓閨女自個去歇息。
崔玉並冇有多想,隻覺得她是捨不得銅錢。不過等今後她掙了更多,李氏必然會回過味來的。當下也不再解釋勸說了。
等早晨時候,李氏還念著又少了的七文錢而心疼了半天。虎子今兒帶了三妮在村裡瘋玩了大半天,瞧著吃了蘿蔔跟肉渣包的餃子都有些犯困了。
幾個小女人也為著三妮,一塊玩。說是遊戲,實在就是崔玉用來熬煉三妮反應才氣的抓石子兒。
公然花嬸子剛誇了崔玉冇兩句,就話鋒一轉再次提起了三妮的事兒。此次說的倒是好聽,說縣裡有戶好人家,開著個饅頭坊。家裡就個三兒子,冇個閨女。這些年,人家兩口兒如何盼也冇盼上閨女,一來二去的就愈發奇怪要個閨女。
水根家媳婦落了臉麵,瞪了一眼多嘴的婦人,一扭身就端了跟前的針線笸子就走了。到底人家輩分大些,她是不敢跟陳婆婆幾個頂針的。
現在她們家裡固然貧苦,可到底也冇苦到要賣兒賣女上街乞討的境地。就算是從她跟李氏嘴裡均出一口來,就能喂活三妮。再說了,花嬸子那話裡裡外外可都禁不住考慮呢。
也幸虧村裡有幾個明白事兒的,感覺不是鬨荒災的時候,誰家捨得把孩子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