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承耀籌辦再去買點肥豬肉,歸去熬油,便回家了。曉兒想到一家人的過冬衣服都是穿了很多年的,一點都不保暖,便說:“爹,我們去布莊買點布歸去吧,很快就要下雪了,衣服都不敷暖,棉被也不敷暖。”
“買很多的話,能夠兩文半一個,我家這碗的質量很好並且隔熱。兩文半,我都是本錢價賣了。”掌櫃的一副難堪的模樣,彷彿小了半文就割了他一塊肉一樣。
他們先去了鐵鋪,他籌算多買兩套耕具,分炊時隻分了兩套,但現在景睿和曉兒都能幫手乾活了,便多買兩套給他們用。又在鐵鋪買了兩把菜刀,一把柴刀,一把斧頭。鐵鋪也是有鐵鍋賣的,還比雜貨鋪便宜,曉兒感覺家裡應當多買一個大鐵鍋,專門用來燒水沐浴的,用炒過菜的鍋燒水,水裡老是有一層油,這沐浴不就即是冇洗,洗完還渾身油。
不過既然已經講好價,他也冇出爾反爾,他信奉做買賣講究誠信。
曉兒見掌櫃的承諾得利落,感覺這碗兩文半一個必定還是貴了,便指了指中間的竹筷:“掌櫃伯伯,你這筷子都是竹子做的,也不值幾個錢,也送我兩紮吧。”一紮筷子有10雙。
三小孩坐在牛車上,都穿戴舊得發白的棉襖,凍得瑟瑟顫栗。曉兒決定呆會兒說甚麼也得買新布,做件羽絨服。
掌櫃結算了一下,一千四百九十文,差十文就兩百文,曉兒聽了順手拿起一個二十五斤裝的罈子,風雅地對掌櫃說:“掌櫃伯伯,那十文不消找了,再加這罈子,剛好一兩半銀子。”
掌櫃的見一個小孩砍起價來還煞有其事的,碗賣很多,每個就能掙1文半就承諾了。並且在縣裡竹筷並不好賣。
結算的時候,掌櫃見曉兒隻挑了20隻碗,有點傻眼:“女人不是說要買很多嗎?”
“三文太貴了,買多一點能夠便宜點嗎?”
“娘,我們曉得了,你快回屋裡吧,內裡太冷了,我會看好弟弟和mm的。”景睿拉緊被子的兩角,催劉氏回屋。
掌櫃並冇有因為出去的是三個孩子就懶得打理,也熱忱地號召:“小mm是想買碗嗎?這碗三文一個”。
“兩紮才六文啊,我買這麼多碗,你都不送,我到彆家去買,你就虧了。”
掌櫃走了過來,先容了一些種子,都是些常見的蔬菜種子,本身家裡也有留種。掌櫃的見曉兒冇有興趣,便指了指另一排架子上放的種子:“那些是從外洋帶返來的種子,我家店主有船出海,本年新帶返來的種子,這兩年開放外洋互市,很多種子流入來,固然勝利蒔植了很多,像番薯,玉米,不過仍然很多人不敢種,有些人種了也不曉得如何吃,如何用。並且代價又貴,以是並不好賣,不過這些東西很多大師族都有試著蒔植。”
掌櫃的無語了,那罈子但是賣15文的,不過他感覺曉兒比同齡的小孩要聰明聰明很多,很得他喜好,便揮了揮手算了。
“這筷子一紮要賣文錢。不能再送了。”
沈承耀聽了苦笑:“這洗臉,沐浴共用一個就行啦。”
曉兒看著這些種子,說真的,認不出甚麼來,隻認出了番茄和土豆,她決定一樣買一小包,歸去種到空間裡,看看是甚麼。
曉兒看了一下雜貨鋪的碗,指著一種質量中等的碗問:“掌櫃伯伯,這碗如何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