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滿猜中了袁紹籌算對於公孫瓚不肯腹背受敵,卻冇猜到袁紹的火急從何而來——本來當初公孫瓚殺死了幽州刺史劉虞,劉虞之子劉和卻倖免於難,現在劉和糾集舊部,也要為父報仇,顧不得劉虞枉死和袁紹有關,也要與之聯手。如此天賜良機,袁紹若再擔擱下去,且不說劉虞的舊部肯不肯承諾,就是袁紹本身也不甘心。
可不管袁紹和袁術的乾係有多差,他們畢竟是親兄弟。遵循世人眼中袁曹二軍的乾係,如果孟小滿出兵攻打袁術,不免輕易叫人覺得是袁紹授意。而兄弟鬩牆的名聲絕非袁紹所願,不然也不至於忍耐袁術到明天。若孟小滿不先同袁紹十足氣,隻怕到時候就算袁紹內心看他那兄弟再如何不紮眼,也必定要表示出補救迴護的態度,乃至出兵乾與一二。
當初本來的泰山太守應劭逃到了袁紹麾下,早把張闓殛斃曹嵩等人的委曲啟事全都奉告了袁紹。厥後張闓逃往汝南之事,袁紹也有耳聞,還曾悄悄在心中嘲笑袁術笨拙,就為了出一口氣,就平白給人留了個攻打他時的好藉口,現在公然不出他所料。
“既然本初代為討情,那待吾於公路麵前斬了那張闓等人首級祭奠吾父親、族人,也算是代本初給他個經驗。”孟小滿語氣一轉,愁道:“隻是此事畢竟是私仇,然東武陽之事倒是公事。吾蒙本初保舉、朝廷信賴,現暫膺兗州刺史,本不該推辭任務,隻是去歲兗州蝗災,軍中糧草不豐……這東武陽一帶百姓受臧洪扳連,如此慘狀,吾欲救民於苦海倒是故意有力,不得已求到本初麵前,還望本初看在百姓遭難麵上,不要推讓纔是。”
“公則不必謙善,得公則互助,乃紹之幸事。”袁紹臉上淺笑,實則覺著像是有人朝本身嗓子眼裡塞了塊兒石頭似的噎得慌。他如果再薦郭嘉退隱,豈不是劈麵表白郭圖比不得郭嘉,寒了郭圖之心?一個是貳心中記恨的曹操僚屬,一個是曾於本身有大功績的謀士,孰輕孰重不問自明。
孟小滿這句話正拿住袁紹軟肋,他籌辦多時,正欲本年與那公孫瓚決個凹凸,為免腹背受敵,毫不能在這時和孟小滿鬨僵了乾係。孟小滿既然已經讓出東郡黃河以北的部分,他此時倒也不宜逼迫過分。
他低垂雙眼,掩住了眼中閃過的寒光。“何況我同那郭公則還是同宗兄弟,即使脾氣不甚相投,他也不至難堪於我。”
看到郭嘉安撫的眼神,孟小滿又在內心把袁紹痛罵一通,才忍下肝火,暴露一個非常體貼的笑容來:“公孫瓚扼守青、幽,卻迷戀權益、不識大抵,惹出諸多事端,此後想必還要公則多為本初分憂纔是。”
孟小滿頓時瞭然,想想郭嘉常日裡本是萬事不縈於懷的性子,想不到明天倒是在郭圖麵前破了功,可見郭圖說話必然無禮之極。她心中氣惱,嘴上卻諷刺道:“哼,真覺得我是恨不得有他那般英才幫手麼?哼,如果他真有眼力,也不至於去幫手袁紹……”
郭嘉還在冀州時,郭圖固然曉得此人和本身本家,卻底子冇把他放在眼裡,隻覺著是個清秀荏弱的少年,脾氣古怪,年紀又小,能有甚麼才學。更何況,正因是本家,郭圖才更不容郭嘉出人頭地,他還盼望著將來潁川陽翟(音迪)郭氏一支能以本身一脈為首呢!
“軍馬糧草之事倒還好說,隻是東郡才經烽火,還需一名才德兼備之士主持大局,纔可叫人放心,依吾看來,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