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師(全集)_第206章 女帝師三(6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205]《爾雅註疏·卷八·釋草第十三》:“《禮》曰:‘王者仁慈,則芝草生。’”

[198]《梁書·傳記第五·庾域傳》:“庾域,字司大,新野人。長沙宣武王為梁州,覺得錄事參軍,帶華陽太守。時魏軍攻圍南鄭,州有空倉數十所,域封題唆使將士雲:‘此中粟皆滿,足支二年,但儘力死守。’眾心以安。虜退,以功拜羽林監,遷南中郎記室參軍。”

[184]《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1]《詩經·衛風·氓》:“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談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85]《春秋左傳·宣公元年至十八年》:“德立,刑行,政成,事時,典從,禮順,若之何敵之?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196]《魏書·傳記第五十·李彪傳》:“史官敘錄,未充其盛。加以東觀中圮,冊勳有闕,美隨日落,善因月稀。故諺曰:‘一日不書,百事荒涼。’”

[182]《周易·頤卦》:“《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192]《周易·繫辭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裡以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裡以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204]《晉書·傳記第四·羊祜傳》:“或謂祜緊密過分者,祜曰:‘是何言歟!夫入則造膝,出則詭辭,君臣不密之誡,吾惟懼其不及。不能舉賢取異,豈得不愧知人之難哉!且拜爵公朝,謝恩私門,吾所不取。’”

[189]《三國誌·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嘉白太祖,太祖謂毗曰:‘譚可托?尚必可克不?’毗對曰:‘明公無問信與詐也,直當論其勢耳。……’”

[187]《周易·明夷卦》:“《象》曰:明上天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200]《春秋左傳·定公元年至十五年》:“《詩》雲:‘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174]《鄧子》:“上古象刑而民不犯;教有墨劓,不覺得恥,斯民以是亂多治少也。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湯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銘。此四君子者,賢人也,而猶若此之勤。”

[178]《春秋左傳·宣公元年至十八年》:“秋,晉師歸,桓子請死,晉侯欲許之。士貞子諫曰:‘不成。城濮之役,晉師三日穀,文公猶有憂色。擺佈曰:“有喜而憂,如有憂而喜乎?”公曰:“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及楚殺子玉,公喜而後可知也,曰:“莫餘毒也已。”是晉再克而楚再敗也。楚是以再世不競。明天或者大警晉也,而又殺林父以重楚勝,其無乃久不競乎?林父之事君也,進思儘忠,退思補過,社稷之衛也,若之何殺之?夫其敗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損於明?’晉侯使複其位。”《春秋左傳·僖公元年至三十三年》:“夏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楚殺其大夫得臣(子玉)。”城濮之戰中,楚殺大將子玉,晉文公高枕無憂,終勝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