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師(全集)_第353章 女帝師五(7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102]《魏書·程駿傳》:“當代名教之儒,鹹謂子著抱一之言,莊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謂至順矣。人若乖一則煩偽生,多少脆則衝真喪。”

[98]《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宋人,善辯者也,持‘白馬非馬也’服齊稷下之辯者。乘白馬而過關,則顧白馬之賦。故籍之虛辭則能勝一國,考實按形不能謾於一人。”

[91]《裴注三國誌·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蔣濟傳》:“裴鬆之注:蔣濟諫曰:‘凡非相吞之國,不侵叛之臣,不宜輕伐。伐之而不製,是差遣為賊。故曰“虎狼當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已”。今海表之地,累世委質,歲選計考,不乏職貢。議者先之,正使一舉便克,得其民不敷益國,得其財不敷為富;儻不快意,是為樹敵失期也。’”

[80]《裴注三國誌·魏書二十二·桓二陳徐衛盧傳第二十二·陳泰傳》

[92]《資治通鑒·太祖高天子上之下三年卷第十一》:“初,張耳、陳餘說陳涉以複六國,自為樹黨;酈生亦說漢王。以是說者同而得失異者,陳涉之起,天下皆欲亡秦;而楚、漢之分未有所定,今天下一定欲亡項也。故立六國,於陳涉,所謂多己之黨而益秦之敵也;且陳涉未能專天下之地也,所謂取非其有以與於人,行虛惠而獲實福也。立六國,於漢王,所謂割己之有而以資敵,設浮名而受實禍也。此同事而異形者也。”

[81]《左傳·成公十六年》:“晉侯使郤至獻楚捷於周,與單襄公語,驟稱其伐。票據語諸大夫曰:‘溫季其亡乎!位於七人之下,而求掩其上。怨之所聚,亂之本也。多怨而階亂,何故在位?《夏書》曰:“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將慎其細也。今而明之,其可乎?’”

[79]《新唐書·傳記第一百一十九·甄濟傳》:“若甄生,弁冕不加其身,祿食不進其口,直布衣一男人耳。及亂,則延頸受刃,分死不回,不以不必顯而廢忠,不以不必誅而從亂。在古與今,蓋百一焉。”

[110]李賀《三月》:“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複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淨如水。光風轉蕙百餘裡,暖霧驅雲撲六合。戎服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儘成秋苑。”

[90]《後漢書·朱馮虞鄭周傳記第二十三》:“如令君器易以下議,即鬥筲必能叨天業,狂夫豎臣亦自奮矣。孟軻有言曰:‘有伊尹之心則可,無伊尹之心則篡矣。’於戲,方來之人戒之哉!”

[97]《魏書·傳記第四十二·高閭傳》:“閭對曰:‘人皆是其所事,而非其所不事,猶犬之吠非其主。且古者攻戰之法,倍則攻之,十則圍之。聖駕親戎,誠應大捷,以是無大獲者,良由兵少故也。……’”

[93]《詩經·風雅·文王》:“商之孫子,其麗不億。上帝既命,侯於周服。侯服於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裸將於京。”

[82]《舊唐書·傳記第一百四十四·突厥上》:“臣聞鴟梟不鳴,未為瑞鳥,猛虎雖伏,豈齊仁獸,是由醜性毒行,久務常積故也。今夫突厥者,正與此類,安忍殘賊,莫顧君親!”

[108]《新唐書·陸贄傳》:“《易》論天人祐助之際,必先實施,而休咎之報象焉。此天命在人,蓋昭昭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