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皇兄的左邊,那畫卷又擺在書桌的右邊。如許一來,我得側著身子往他頭上伸手。他也毫不在乎,隻轉頭回看那幅畫卷,笑著道:“橫刀奪愛?皇兄可不比皇弟清閒風騷。我聽有些人說,北裡紅坊裡那些俏清客,可都日夜裡盼著能得了皇弟的垂憐,同皇弟一夜*呢。”
我將他中間那本摺子不動聲色的拿起來,他的身子一緊,彷彿受了驚嚇,半響才放鬆下來,轉頭看著我,目光是孩童般的無法:“皇叔。”
我的母親,是權臣薄氏獨一的嫡女兒,出身王謝知書達理。在聽聞父親戰死疆場以後,用三尺白綾,隨先賢王而去。
皇兄在時,這參本王的摺子,太傅是遞的最多的。昔日要義憤填膺的替本王嬌淫奢糜的操行上奏,現在又要為本王體貼後生的仁義動容,一想起太傅為人的艱钜,本王不由得也唏噓起來。
我掀起馬車上的簾子,在旁跟著的黑甲侍衛立即對我低聲道:“方纔阿誰守宮小將對王爺出言不遜。”
本王不過是掀個簾子透透氣,這侍衛便來同我通風報信。
現在先王已逝,少帝即位,我這個賢王倒變成了老臣不得不捧起來的天降大材。
做天子是個高危職業。
皇兄駕崩的前一夜,寺人帶了明黃的聖旨急宣我入宮。屏退擺佈,拉著我的手,病入膏肓的臉上凝重而痛心的望著我:“朕既知光陰無多,臨了也冇甚遺憾。隻恐媛兒和那尚還年幼的皇兒.......看到允兒的模樣,朕就想起咱倆小時候........朕記得,昔日裡你我幼年時,有一日你貪玩捉走了陵王妃院子裡的貓,先王懲罰與你,朕還曾替你討情.........”
何公公是宮裡的白叟,服侍過三代帝王,見風使舵多年,練出的眼睛純熟暴虐。他佝僂著腰,恭敬道:“賢王殿下對皇上的垂憐之情,六合可昭日月清楚。若先皇泉下有知,必定能放心了。”
本王掀簾下了馬車,一個受命受宮門的禁軍頭領從速過來對我畢恭畢敬道:“賢王殿下但是又要入宮”
本王頃刻心軟。我將最後一本摺子圈點後放在桌上,拍了拍他的頭:“不是。皇上如現在苦,先王泉下有知也會倍感欣喜。隻不過這讀書之事不能急於一時,必須是日積月累常常練習,方可有所成。”
本王穩穩鐺鐺的身子差點一晃。這些話聽著便耳熟,再一想,便是前幾日本王在京都酒坊裡拋下的豪言壯語。幸虧蝕王臉皮厚,涎著老臉冇紅,平靜自如的拿過了擺在上麵的一幅畫卷,嬉笑道:“想必是誤傳吧。”
早有通報的寺人出來稟告天子。雲湛宮燈火透明,掌燈的宮女們恭敬的立於兩側。待到寺人傳報,本王便一腳跨進了內殿。
可世上總有那麼些人,想把本王推上阿誰位置。
一堆摺子看下來,滄州大旱,千畝良田顆粒無收,邊關一帶外族騷擾,甚是不好。
本就一本端莊說出的話,到他眼裡就不端莊了。我伸手去拿下一卷畫,打趣道:“皇兄讓臣來做參考,就不怕如果伯言看到了中意的人?那皇兄萬一和伯言目光不異,豈不是就要橫刀奪愛了?”
書桌上疊了一堆摺子,摞得整整齊齊。
我抬眼望外看,烏黑的夜幕上,天涯已露一絲白。玉輪圓的恰好,恰是人間十五。